希腊神话源于古老的爱琴文明。那时的人们对自然,对生死,有很多困惑和不解,于是他们不断幻想和沉思,试图解答这些问题。在他们想象的世界里,宇宙万物皆有生命。
后来,多利亚人入侵,抢占了他们原本的生存空间,逼迫着他们向外探寻,在“逃生”的过程中,他们萌生出了对英雄豪杰的崇拜。也正是因为如此,那些幻想中的故事里添加了很多英雄色彩。
这些故事,在历经了时间的淬炼,和系统的梳理、研究以后,成为了如今的“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中神与人同形同性,既有人的体态样貌,也有人的七情六欲,既参与人的活动,也可以与人结合。他们会为情所困,也会受利益的驱使。几乎是最为接近人的神的形态。
近几年,对于希腊神话的系统性讲述,江逐浪的“众神”系列算是一个。从《众神的样子》到《众神的战争》再到《众神的星座》,江逐浪用多个角度,为我们呈现了希腊神话的魅力,展现了希腊众神的形象。如今,江逐浪再次为我们带来了这部《众神的软肋》。
这本书和以往的众神系列一样,图文并茂,充满故事性,让人能一口气读到底。不同的是,这本书的内容更加“接地气”,它用现代视角带入神话故事的解读,在神的身上挖掘“人性”,以神的软肋作为起点,拆解人世间的伦理感悟。从爱情到自尊再到宽恕,从人性到人生哲理到成功哲学……使神话的教育意义得以呈现。
1.现代生活与神话世界的完美融合
更有代入感的讲述方式
“奥林匹斯众神公认,阿波罗是男神中最帅的那个。他有偶像派的面庞和功夫巨星的实力。如果要在奥林匹斯山组织一个影视公司拍摄影视剧,那么他就是可以立刻原地出道的一个。这样的阿波罗会在其中担任怎样的角色?那得看是什么类型的电影。”
这是《众神的软肋》这本书的开头,在介绍阿波罗的时候,江逐浪用偶像明星进行对比,既突出了他的形象特点,又以此为始徐徐铺展,讲述他如同影视剧一样跌宕起伏的情感经历。
不仅是开头的讲述,书中还加入了很多现代概念的介绍,把希腊故事里的神更加“人性化”,比如“私生饭”,“海王”这些潮流词汇的引用,都使这本书看起来更加通俗、生动,也让神的色彩更接地气。
不得不说,这样的讲述方式,一下子拉近了人与神的距离,拉近了现代生活与神话故事之间的距离,让读者更有代入感,能够用现代的视角去看待神话故事,从而更好地理解其中的人生哲理和教育意义。
神话故事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这本书与以往的众神系列一样,插入了大量的西方艺术作品。
比如作者在讲述阿波罗为了追求西比拉,答应给她永世的生命时,引用了克劳德洛兰的《阿波罗、库姆的西比拉与海角风景》这幅布面油画。画中以断壁残垣为背景,衬托着阿波罗和西比拉,断壁残垣与永生的矛盾搭配,也预示着西比拉的要求将让她走向悲剧的结局。
这种恰到好处的艺术作品的引用,不仅是对于故事本身的有力补充,也让读者享受了一次视觉盛宴,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通过艺术画作的直观展现,使读者对于神话的人物形态,故事要义的印象更加清晰立体。
2.在神话的述说中拆解人生的哲理感悟
加缪的《西西弗的神话》被很多人所熟知,了解过它的人大多被其中的故事所打动,其实这个故事正源于希腊神话,这个故事在《众神的软肋》这本书中也有所提及。
西西弗斯原本是科林斯的国王。他为了给科林斯谋利,触犯了宙斯。宙斯一怒之下将他打入了冥界。后来,他用计回到人间,也因此冒犯了众神。于是众神施予他最严酷的刑罚:绝望。从此,他只能日复一日推着一颗石头,永远也达不到顶峰。
绝望看似是人世间最严酷的刑罚。但加缪却从中看到了普通人生命的隐喻。其实我们都是西西弗斯,每天做着无意义的事,慢慢耗费自己的生命。但如果我们能够重新定义“意义”的含义,不再将把石头推向山顶视为意义,而是把每一次推起石头都看成是意义,那么也许我们就能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式,成为自己生活中的英雄。
《众神的软肋》正是这样一部作品,它不仅讲述希腊神话,讲述这些人神的故事,也讲述这些故事背后的哲理感悟,让读者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更了解故事本身,了解故事的创作者寄托的情感,也使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通透。
3.借助神话探讨对人性的认知
《众神的软肋》是一次突破,它把神拉到了人间,让我们看到了希腊神话中那些神的真实模样。
月亮女神阿尔忒弥斯是神界第一惹不起的人,她曾经因为被猎人无意偷窥,而将猎人变成了鹿,最后导致猎人被他自己带来的猎狗咬死了。她之所以看起来如此凶狠,是因为她自尊心极强,不允许任何人挑战她的尊严。这也成为了她的软肋。凡是触碰她的软肋,挑战她自尊的人,最后都落得个不得善终的下场。
她的弟弟阿波罗也一样。阿波罗一次又一次败给了深情。先是平凡的宁芙达芙妮宁愿变成月桂树也不肯接受他的追求;接着少女玛耳珀萨宁可选择一个凡人也不选择与他相恋;即便他好不容易得到了爱情,最后也因为种种原因再次失去……他一次次追逐爱情,又一次次历经失败,爱情成为了他的软肋,也成为了他苦痛的源泉。
这也是希腊神话最让人着迷的地方,它像极了真实的人生。我们一生中不断受情感的牵绊,受自尊的负累,因着这些软肋一次次失去理智,犯下冲动的错误,我们为此懊悔,甚至为此希望能成为无欲无求,没有软肋的人。但那样的人生,又真的有价值吗?会不会就像江逐浪所说的:这软肋其实都源于“凡俗之情”,凡俗之情也许会让人失败,甚至成为被利用的工具,却也让人显得更加可爱。
可见,神话故事是由人类编造而成的,它不仅寄托了人类对于一些未解之事的想象,也承载了人类对自我的认知。当我们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那些虚无缥缈的神话故事,才显得更加动人,也更具有教育意义。而《众神的软肋》这本书便达到了这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