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3497115202268129&wfr=spider&for=pc导语:
欧洲中世纪的人民文学呈现出了及其繁荣的局面,不管是歌谣、叙事诗还是传说都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但是这样发达的文学作品,却引起了教会的忌惮与仇视。
在这个时期,人民文学甚至被教会叫作“恶魔的歌曲”、“没有信仰的歌曲”,从这些名称中我们可以看出教会对于人民文学仇视忌惮的态度。并且中世纪的很多作品,都已经被教会摧毁。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是因为人民文学表现出了“异教”精神。
欧洲早期的英雄史诗
由于欧洲各国,受到教会统治的程度各不相同,这就导致有一些国家的人民文学得以被幸运保存了下来。其中,凯尔特人的英雄故事还有日耳曼人的英雄史诗的数量是最多的。
凯尔特人
欧洲的英雄史诗的形成时间其实是很早的,但是由于教会的阻拦,因此他们被文人记录成书的时间与形成时间相比,就晚了很多年。英雄史诗描写的主要内容是民族迁徙时期或者是部落时期的历史事件,其中
包含了很多神话的成分
。
乌拉德系故事是凯尔特人的英雄故事中最为出名的内容,他产生于爱尔兰北方,一个叫乌拉德的地方。但是在后来已经不叫这个名字,而改为了厄尔斯特。
厄尔斯特
最有名的一篇作品叫作《夺牛长征记》,故事的主人公胡林是一个英勇无畏的人物形象,他的身上还具有一些非人的神话色彩。胡林的身上体现出了古代爱尔兰人的性格特征与理想追求。
除了胡林之外,菲恩也是英雄故事中一个出名的人物形象,菲恩的故事主要产生于爱尔兰南部。据说英雄菲恩,以及跟随他的人都是一些武艺高强的战士,他们的主要工作是战争和狩猎。
日耳曼人
日耳曼人的文学作品数量也是极其多的,但是他们流传下来的作品更多的是英雄史诗,描写的内容主要是民族迁徙时期的社会面貌。除了英雄史诗,日耳曼人的神话也有一些被流传了下来,但是比较分散,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希尔德布兰特之歌》是唯一一部被保存下来的有比较原始版本的作品,这个作品是用古德语记录下来的。虽然被保存了下来,只不过也是残缺的版本了。从这部作品,我们可以看出日耳曼人的尚武精神。
希尔德布兰特之歌
被保存的最为完整的一部早期英雄史诗作品是《贝欧沃尔夫》,这首英雄史诗一共有三千多行,大约产生于七世纪。这首英雄史诗,主要反映了盎格鲁萨克逊的社会生活。
这部史诗主要描述了贝欧沃尔夫与巨怪进行战斗的故事,这部作品既包括了历史事件,也包含了一些神话色彩。史诗的主人公是一个明显的氏族英雄,具有日耳曼人对于英雄期盼的所有特征,如大公无私、英勇善战等。
这部史诗作品,在文学艺术方面也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他具有形象鲜明、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等艺术特点,在人物语言方面也具有性格化的特征。但是在流传的过程中,人们受到基督教的影响,导致这部作品带有浓重的宿命论色彩。
埃达与萨迦
中世纪的欧洲,还有两部比较重要的文学作品,即“埃达”与“萨迦”,他们都产生于冰岛。
冰岛
“埃达”又分为了新旧两个组成部分,旧埃达是一部纯粹的诗歌作品,大概产生于十三世纪。而新埃达又叫作散文埃达,是旧埃达的诠释性作品。埃达中共收录了三十篇诗歌,包括了神话诗与英雄史诗两个类别。
神话诗记载了北欧一些异教神的传说,如奥丁、提尔等等。冰岛的神话诗得以被幸运的保存下来,主要原因是基督教进入冰岛的时间比较晚,因此教会在冰岛的控制不是特别严密,所以这些异教神话得以幸存了下来。
神话诗中最出名的作品是《沃卢斯帕》,这首诗歌又有另一个名字,即《女法师的预言》。这首神话时主要记录了在日耳曼神话中,世界是如何产生,又是如何毁灭走向再生的,表现了氏族社会解体时期混乱的社会面貌。
除了《沃卢斯帕》之外,《洛基的吵骂》也比较的出名。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洛基揭露众神罪恶的事件。这首诗歌通过洛基之口,表现了氏族社会晚期贵族统治阶级的腐败行为及权利的衰落。
沃卢斯帕
埃达诗歌中还歌颂了很多民族迁徙后期英雄的故事传说。这些诗歌在六世纪时,才被传到了冰岛,并被当时的诗人记录了下来。在记录时,这些诗歌被诗人们进行了一定的改造,英雄人物的名字也有所改变。
而萨迦则是一部叙事散文作品集,这部作品形成于十世纪至十三世纪,反映的也是氏族社会的内容。这部作品包括了史传、旅行记、英雄传等多方面的内容。这部作品在欧洲文学史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研究欧洲中世纪的历史和文学都具有认识价值。
欧洲中世纪后期的民族史诗
欧洲中世纪后期的史诗作品,都是在封建社会形成后才形成的。在这些民族史诗中,
英雄们的思想和行为
都已经不在只局限在部落的利益中,他们的行为
主要是为了国家、君主,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的人民对于爱国英雄的期盼
。
在这些史诗中,还有一些英雄人物直接
以统治者的形象出现
。并且他们的身上还具有勇敢英明的特征,是当时下层人民所期盼的理想君主形象。后期史诗都是以历史为基础的,但是在经过诗人的加工之后,被贵族阶级以及基督教的思想所影响。
芬兰最有名的民族史诗名字叫作《卡勒瓦拉》,这部作品集收集了芬兰流传下来的神话与传说。主要描写了芬兰英雄争夺三宝的故事,还反映了氏族社会解体时期芬兰的社会面貌,具有强烈的芬兰地域色彩。
法国的民族史诗作品叫作《罗兰之歌》,这首诗共有四千多行,是用罗曼方言记载的。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查理大帝征讨摩尔人的故事,这是一部充满了爱国主义的诗歌,诗中的查理大帝、罗兰等英雄奋斗的目标都是为了保卫祖国。
罗兰是诗歌中,最具有感染力的英雄形象。他就如同抗日神剧中的那些主角一样,面对众多的敌军仍然毫不畏惧。就算在临死前,也仍然可以爆发出巨大的力量,具有非凡的英雄气质。
《罗兰之歌》在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首先,他将情节全部集中在了一件事情上,使得主题鲜明,结构完整。其次,诗中经常使用对比和重复的修辞手法,风格偏向于粗矿朴素,这些都体现出了民间文学的特点。
罗兰之歌
德意志最出名的民族史诗是《尼伯龙根之歌》,这首诗的篇幅也巨长,共有九千多行诗,这首诗主要描写的五世纪民族迁徙时代的故事。
这首史诗又分成了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描写了齐格夫里特被哈根杀死的故事。这个事件是有一定的历史根据的,主要是将年勃艮第王国被匈奴人摧毁的事件与北欧英雄齐格弗里特的传说结合在一起,最后形成了这个全新的史诗。
尼伯龙根之歌
诗中描写的虽然是五世纪的内容,那个时候的德国尚未形成封建社会。可是这首诗歌却带有浓重的封建色彩,诗中宣传的观念都带有封建制度的烙印。首先,诗中描写的人物关系,是封建制度下的君臣关系,其次,诗歌主人公他重视骑士荣誉,这些都是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表现。
十二世纪,西欧各国都逐渐形成了封建制度,随着封建社会的确立,统治阶级的剥削与压迫也随之加强。底层人民在战争与剥削的阴影中,走向了反抗,而底层人民的反抗精神也在人民文学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这个时期的人民诗歌,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表现了人民对于正义的期盼,描写了底层人民理想中的社会。遭受残酷压迫的人们,将希望寄托在了教会身上,可是教会却对这些无动于衷。这些都是人民文学被教会仇视的原因。
结语:
中世纪时,教会将欧洲各国的英雄史诗及其他的歌谣称之为“恶魔的歌曲”。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这些英雄史诗中都宣扬了爱国忠君的思想,有些诗歌中还带有一定的反抗色彩,而这些都是与教会宣扬的思想相违背的,因此教会对这些文学采取了摧毁的行为。
但是由于教会在每个国家的统治情况不同,有些国家的英雄史诗得以幸存了下来。这些诗歌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具有极高的成就,不仅如此,这些诗歌对于我们研究欧洲封建社会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