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敦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寨卡病毒,你应该知道的 [复制链接]

1#
我国知名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m.39.net/disease/a_5464419.html

寨卡病*只能通过蚊虫传播吗?感染后病情严重吗?是否无药可治?会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症吗?寨卡病*会不会影响中国?南都记者采访专家一一解读。


  1.什么是寨卡病*(ZikaVirus)?


  寨卡原本是非洲乌干达南部一片丛林的名字,科学家们最早从生活在那片丛林里的一只猕恒河猴身上分离出了这种病*,被称之为寨卡病*,年又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的人体中分离出该病*,年,在尼日利亚发现了人感染寨卡病*的病例,并逐渐扩散到东南亚、西太平洋岛国等地区。


  首次得到文件记载的寨卡病*病暴发疫情于年发生在西太平洋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发病例。年10月开始,法属波利尼西亚也发生寨卡病*暴发,发生病例大约有上万例。年5月,巴西发现首例本地感染病例,其后疫情持续发酵,直到发生了大规模疫情。


  截至年1月,至少在非洲、亚洲、美洲的45个国家有寨卡病*传播的证据。


  医院感染性疾病诊治和研究中心王凌航介绍,目前本土居民感染的国家主要是美国以南的拉丁美洲地区,包括巴西、哥伦比亚、墨西哥、洪都拉斯、法属圭亚那、委内瑞拉、巴巴多斯、玻利维亚、多米尼加等。


  2.寨卡病*能人际间传播吗?


  医院感染性疾病诊治和研究中心王凌航介绍,寨卡病*是一种能通过蚊虫传播的虫媒病*,主要是通过伊蚊传播。伊蚊主要有两种,一种叫埃及伊蚊(背部有四条线),主要在热带区域,另一种叫白纹伊蚊(头部有一条线),可以分布到温带区域。这两种蚊子的六条腿上都有黑白相间的花纹,所以也都叫花脚蚊。


  世卫组织发言人林德梅尔介绍说,寨卡病*通过伊蚊叮咬传播,这种蚊子还会传播登革热、基孔肯亚热和*热病。必须要有伊蚊的存在,才能把寨卡病*传染给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寨卡病*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寨卡病*不会因为接触而传染。


  国家卫计委2月3日印发的寨卡病*病诊疗方案介绍,被带病*的伊蚊叮咬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寨卡病*有可能通过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和分娩时感染。乳汁中可检测到寨卡病*核酸,但尚无通过哺乳感染新生儿的报道。罕见血源传播和性传播。


  3.美国发现首个疑似经性传播感染病例,目前是否能够说明能够人际传播?


  据《中国日报》援引外媒报道,美国疾病控制中心2月2日证实,美国首次发现了可能通过性传播,而不是蚊虫叮咬传播的寨卡病*感染病例。


  这个病例出现在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当地卫生官员表示该患者未曾去南美洲国家旅行,很可能在同从疫区国家返回的病人有过性接触后受到感染。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中心副主任倪大新介绍,寨卡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经蚊虫传播,通过人际传播的情况非常罕见,在此前总共也只有过1例性传播和1例经血传播的病例报道。


  4.染上寨卡病*之后会有反应吗?


  医院感染性疾病诊治和研究中心王凌航介绍,寨卡病*无症状感染很常见,出现临床症状表现的病例在20%-25%,也就是说4个人或者5个人感染了病*,只有1个人会出现临床症状。


  而且,专家说,和埃博拉、麻疹比起来,虽然寨卡病*引起广泛
  5.几天内可能出现症状?


  记住这个时间:两周。如果你从南美回来之后14天内,没有出现寨卡病*感染的临床症状,那就可以说你没有感染。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中心副主任倪大新介绍,寨卡病*病的潜伏期目前尚不清楚,现有相对权威的资料显示为3-12天。所以,在实践中一般在暴露后观察两个星期,如果没有发病就基本没事了。

1月26日,在尼加拉瓜首都马纳瓜,一名卫生部工作人员在居民区灭蚊,防控寨卡疫情。新华社/路透


  6.临床表现会有哪些呢?


  医院感染性疾病诊治和研究中心王凌航介绍,主要有4类表现:


  一是发热,但寨卡病*罕见高热,通常是低度热,在37.5度-38.5度之间。


  二是斑丘疹。属于皮疹的一种。在丘疹周围伴有皮肤发红的底盘。


  三是关节痛,主要是像手、足这样的小关节。


  四是非化脓性的结膜炎,也就是有充血但很少有分泌物。


  如果你有南美旅行的报告,又在3-12天内出现了2种或2种以上的表现,就可以被怀疑为是已经感染了寨卡病*。


  其他感染的症候群还包括:肌痛、头痛、眼眶痛、虚弱无力;腹痛、恶心呕吐、粘膜溃疡、皮肤瘙痒。

1月29日在哥斯达黎加圣何塞一所实验室中拍摄的埃及伊蚊虫卵及幼虫。新华社


  7.成人能去南美吗?孕妇能去吗?


  据新华社,目前,巴西*府已宣布将派出20万名*人在全国发放预防寨卡病*的灭蚊传单和药物。里约热内卢市*府也已发布声明称,在奥运会开幕前一个月,专业团队将进驻比赛场馆清除一切可能的蚊子孳生地,保证奥运相关人员不感染寨卡病*。


  此外,里约位于南半球,8月举行奥运会时正值冬季,气候相对凉爽,不利于蚊虫孳生。


  医院感染性疾病诊治和研究中心王凌航也说,寨卡病*病很轻微,但包括世界卫生组织等组织都建议,孕妇不要前往疫情地区,因为孕妇感染寨卡病*病,可能会导致婴儿产生小头畸形症等先天缺陷。

1月28日,在危地马拉首都危地马拉城,一名医生为一名疑似感染寨卡病*的孕妇抽血。新华社/路透


  美国乔治敦大学高级研究员丹尼尔?卢西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科研人员还在寻找寨卡病*导致小头症等先天缺陷的科学证据,“现阶段,那些有很多寨卡病例的国家有关暂缓怀孕的建议是合理的”。


  8.目前是否能够证明,小头畸形症由寨卡病*引起?


  年巴西的寨卡暴发流行中发现了很多小头畸形的新生儿病例,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新生儿小头畸形可能与寨卡病*感染有关。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中心副主任倪大新说,小头畸形虽然不是一种常见病,但也是一种很早就发现的儿科疾病。小头畸形可由很多原因引起,包括在怀孕期间接触药物、酒精和其他*素,或者感染其他病*等。虽然在寨卡病*流行地区出现小头畸形的明显增加,但两者之间是否为因果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1月28日,在巴西萨尔瓦多,一名理疗师照料一名患有小头症的婴儿。寨卡病*目前被认为是导致新生儿小头症激增的主要诱因。新华社/法新


  9.去南美的话,应该怎么防护?


  如果你不是孕妇,近期又不得不去疫情爆发的地区,可以采取一些必要的防护措施,目前主要是防蚊,避免户外活动。参加户外活动穿长衣长裤,喷洒驱蚊液。如果是长期在当地工作的话,要注意保证周围没有蚊虫孳生地、使用蚊帐等。


  10.对于未成年的小朋友和婴儿来说,寨卡病*会不会有更大的威胁?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中心副主任倪大新表示,根据目前的资料来看,各类人群的易感性差不多。中国此前没有过寨卡病*传播,大家都没有免疫力,对于寨卡病*普遍易感。


  11.感染寨卡病*病之后,怎么治?


  医院感染性疾病诊治和研究中心王凌航说,寨卡病*作为一种RNA病*,目前没有抗病*药物,且基本都是轻微症状,所以只能也只需对症治疗,主要是多休息,不用卧床休息,只需减少体力活动。另外,需要多饮水。另外,王凌航说,不建议使用阿司匹林作为退热剂来治疗寨卡病*病。


  因为寨卡病*病非常容易和登革热病*混淆。登革病*会引起血小板下降,在没有明确诊断以前就使用阿司匹林,如果同时或者其实感染的是登革病*,就会加剧出血风险。

1月28日,在哥伦比亚卡利,一名卫生部工作人员喷洒灭蚊药剂。新华社/法新


  12.怎么样区分寨卡病*和登革病*?


  据国家卫计委网站称,目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成功研制该病*的核酸检测试剂,掌握了寨卡病*的检测方法。


  医院感染性疾病诊治和研究中心王凌航表示,诊断寨卡病*主要依据:


  一是血液中是否有寨卡病*核酸,2-5天(宽泛一些3-7天)采血阳性率较高,超出这一时间范围的阴性结果也不能排除。


  二是通过血清学诊断,在病人出现发热症状4天之后,检查寨卡病*中和抗体。登革病*和寨卡病*为同属,会有交叉免疫反应。单纯寨卡病*感染的中和抗体滴度会明显升高,大于登革病*的4倍以上。

1月29日,在哥斯达黎加圣何塞一所实验室中,一名工作人员在研究一只埃及伊蚊的幼虫。新华社


  13.寨卡病*有疫苗吗?


  目前没有疫苗,但医院感染性疾病诊治和研究中心王凌航表示,研制出疫苗是指日可待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中心副主任倪大新说,目前世界卫生组织、美国、英国、巴西等已经在着手联合研发疫苗,据报道有望在年内完成研制。


  14.是否存在通过一例输入病例将寨卡病*扩散至中国国内的可能?


  鉴于寨卡病*是蚊子引起,会不会造成由蚊虫被带到中国而引起在中国大陆的扩散和流行呢?可能性是存在的。


  如前面所讲,伊蚊这一寨卡病*的传播媒介是有可能在温带地区活动的。此前登革病*主要在东南亚地区流行,登陆美国是白纹伊蚊通过乘坐远洋渡轮而被带到美国的,白纹伊蚊传播登革热是二战之后最重要的医学昆虫事件。


  这样的事情是否有可能在寨卡病*上发生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中心副主任倪大新说,一方面,蚊子飞行能力有限,活动范围只有几百米,不可能自己跨洋过海,飞到很远的另一个国家;另一方面,的确存在感染的蚊子通过飞机、货轮、集装箱等到他国的可能。目前,我国已经建立寨卡病*病应对联防联控机制,民航、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已经注意到寨卡病*的问题,加强了对航空器、入境货物的查验、杀虫。因此综合来看,通过蚊虫登陆中国进而造成病*扩散的概率是极低的,基本不用担心。

寨卡病*。新华社/路透


  15.眼下中国还是冬季,但转眼入春入夏,是否会有大面积扩散可能性?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中心副主任倪大新介绍,首先,如果国际上其他地区疫情严重,传到我国的概率就大;如果国际上其他地区疫情控制较好,传到我国的概率就小。其次,我国南方少数地区存在能传播寨卡病*的埃及伊蚊,而且南方大多数省份广泛分布有白纹伊蚊,所以如果在我国蚊虫密切较高的夏季,寨卡病*传入我国,是存在发生本地传播甚至引起局部聚集性病例的风险。


  当然,目前我国境内发现一例输入寨卡病*病例,国际上对于白蚊伊蚊传播寨卡病*的能力报道也很少,所以对于白蚊伊蚊在传播寨卡病*方面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另一方面,即使病*传播进来,是否会造成大面积扩散,最主要的还是取决于整体蚊虫密度的控制。我国目前在登革热等蚊传疾病防控上有较为成功的经验,所以,发现病例后迅速控制,采取措施降低蚊虫密度,是可以避免大规模传播或大规模暴发的。

2月2日,在秘鲁利马的国家卫生研究所,一名技术人员手举一管被蚊子叮咬的患者的血样。新华社/路透


  16.目前,中国在防控上将采取哪些准备和应对措施?


  国家卫计委2月3日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卫生计生行*部门特别是与疫情发生地有人员往来的口岸地区卫生计生部门,要高度重视寨卡病*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准备工作,加强与口岸卫生检疫、交通等部门的沟通与联动,切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要加强医务人员培训,使其掌握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提高寨卡病*病早期识别和诊疗能力。广东、海南、云南等重点省份要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及时、有效开展灭蚊工作,降低蚊媒疾病传播风险。

 南都记者吴斌程思炜发自北京

注明:原文引自新浪新闻本期编辑:马帅北京协和医学院

注: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