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如梭,转眼间我们在马医院已经工作了二个月。每天忙碌在五官科的检查室、病房和手术室里,接诊了数百例鼻炎、鼻窦炎、中耳炎、扁桃体炎、咽喉炎等常见病患者。因为几乎没有专业的器械和设备,每逢取盯聍、鼻、咽喉腔、食管等异物时,就得巧思妙想地利用手头现有的那点简单器材,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进行,要克服条件落后带来的诸多困难,尽最大可能地开展日常工作。
诊疗期间曾遇到了两位特殊患者,收住入院后及时地施以了手术,目前均已痊愈出院。但我的内心却一直很沉重,她们的病情和遭遇震撼了我,痛惜之余对马国的医疗现状深表叹息。
腭顶部肿物十九年的患者,是一位六十岁的妇人,异常消瘦,重度营养不良。她的左侧硬软鄂交界处有一肿物,形如鸡蛋大小,严重影响着吞咽、咀嚼及睡眠功能,长期吃不下、睡不着的她,形容枯槁、精神萎靡……十九年来,几乎没有得到过系统的诊疗,只做过一次简单的X线检查,片子的影相十分模糊,几乎没有参考价值。我按临床经验诊断为纤维瘤,及时为其实施了手术,七天后拆除缝线时切口已愈合良好,鄂顶部两侧恢复了对称,吞咽、咀嚼及睡眠功能业已恢复正常。
口腔肿物早期发现及时进行手术摘除,是唯一可行的治疗方法,纤维瘤是良性肿瘤,手术难度不大。患者只因家贫,小病不治,拖延成了顽疾和痼疾,无奈地忍受了长达十九年的痛苦,看着她憔悴的面容、消瘦的身形,我不由得唏嘘长叹。逐年长大的腭部肿物阻塞着她的进食,只能吃一点半流食;鸡蛋大小的瘤子也阻碍了她的正常咀嚼和呼吸功能,只好食不知味、夜不成眠地苦熬着,度日如年地挑战着生命的极限……术后恢复了正常进食的她,感激地看着我。虽然语言不通,无法过多交流,我却从她的眼睛里看到了惊喜和信任!米兰﹒昆德拉曾说:“我们常常痛感生活的艰辛与沉重,无数次地目睹了生命在各种重压之下的扭曲与变形……”,他还说:“人们忽视了自己的身体,是极容易受其报复的……”。
左侧面颊部肿大十五年的患者,是一位十七岁的少女,两岁时出现左侧面颊部肿胀,呈渐进性增大,反复出现压痛、头疼,甚至不能进食。曾多处求医无果,遂放弃了治疗。听说来了一批新的援马医生,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前来就诊。我以下颌骨含牙囊肿收住入院,并为其实施了手术,分离了囊肿,清理了囊腔内的大量肉芽样组织,去除了一颗横卧于囊腔下外壁的牙齿,并用橡胶条行颌下引流,七日后拆线复查时患者双侧面颊部已基本对称,张口不受任何限制。
含牙囊肿是由于牙齿的不规则生长,反复刺激牙床形成的,易引发严重的头痛、耳痛、扁桃体炎、咽部溃疡等疾患。早期发现及时拔除,不至于让她隐忍十五年的剧痛,常人真的难以忍受!囊肿使她的左颊扭曲变形,看上去形同怪物,她自卑地低着头,不言不语,沉默在残缺的阴影里……一个正值花季的少女,本应青春阳光地活着,却整天饱受着病痛和残疾的双重折磨,无奈而又可悲地活成了残疾人!这份痛苦、委屈和苦闷是多么的不值!简直是对生命的漠视和亵渎!
援马医疗于我而言是磨炼,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份责任的重大,几乎超出了预料和想象,存在的问题不胜枚举:医疗物资极其匮乏,医院的软硬件设施严重不足,医院,多年来一直没有配备普通的X光拍片机;医疗技术人员不足,工作技术水平差;因经济条件差,当地群众的健康意识薄弱,无钱就医,小病不治,拖成了的大病、重病,危及生命时不得已才就诊……
我认为今后不仅要做好日常的诊疗工作,更应该加强工作方法和思路的转变,在培养当地的年轻医生上多下点功夫,留下一支不走的医疗队伍。还应采用多种方式,在适当的场合,对当地群众进行疾病防控、合理用药、健康饮食等宣传教育,让他们爱惜身体,重视健康,增强关爱生命的意识……我希望能帮他们分担更多,在今后的工作当中继续探索吧!
供稿
中国甘肃省第批援马医疗队
何建民张春林
责编
谭惠之
小编有话说
感谢读者朋友们对《非洲华侨周报》的支持,欢迎留言互动,小编在后台扶你上墙哦~,热烈欢迎各位读者朋友投稿,讲出你的非洲故事。等你来!!!
投稿邮箱:news
gm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