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敦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老照片新故事一组老照片带你了解113
TUhjnbcbe - 2025/2/12 17:11:00

四川新闻网泸州9月27日讯(李富平记者岳东)在泸州,提起四川省地矿局地质队,也许还有些人并不知道,但说到濑溪河铁路大桥、泰安长江大桥、国窖大桥、川南煤田以及近年来的抗旱打井、扶贫搬迁、地灾防治等这些地方和事,那不知道的就很少了,而所有这些,每一项队都是其中的参与者或承担者。

在泸州市江阳南路21号,矗立着一幢“地质大楼”,这就是四川省地矿局地质队队部所在地。近日,记者走进这幢大楼,对“寻宝人”的历史也来了一番大“寻宝”。据介绍,地质队已有50多年的建队史,其探明的西昌太和钒钛磁铁矿、会东满银沟赤铁矿、九龙李伍铜矿、叙永后山煤矿等矿产资源先后由国家和地方开发利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年,为开展“川南煤田”地质工作,队成建制从西昌地区进入泸州,从此与泸州结下不解之缘,并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在泸州这片热土上不断发展壮大。

翻开《一一三地质队队志》和《铁鞋无疆——地质队建队50周年纪念册》,那一张张泛黄的照片,拍摄于几十年不同历史时期,这些照片真实见证、定格了地质人为新中国建设发展作出的卓著贡献。

队发祥之地—西昌太和

一张照片见证地质队“从无到有”

一张标有“西昌”“太和”“矿车出入频繁”的路牌照片,见证了队的发祥之地。那是年,根据四川省地矿局要求,要立即上马西昌太和钒钛铁矿的勘探,为此新组建地质队,要在一个月内上马8台钻机,尽快开展生产。

“那时候,从各队抽调技术人员和工人,来到现场后,从车间厂房的建设到设备安装,都是自己干,基本没花什么钱。”总工办负责人翻开《一一三地质队队志》向记者详细地介绍说。当时经过一个月的艰苦努力,按照多、快、好、省的要求,即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保证了西昌太和钒钛铁矿的勘探工作如期展开,因此得到了西昌指挥部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任随时光流逝,真金依旧开花。如今,西昌太和钒钛铁矿仍在开采利用,为共和国的建设提供着重要的矿产资源。

队矗立在川南古叙煤田的首批钻塔

 古叙煤田打响远景调查“第一钻”

年,地矿部开展全国性煤炭资源远景调查,将古叙煤田煤炭资源远景调查工作列为29个重点项目之一。

为了开展古叙煤田煤炭资源远景调查,年底根据省地质局要求,地质队组织人员从多公里外的会东新云来到古蔺县石宝镇,与川东南地质大队一起,共同开展古叙煤田煤炭资源远景调查工作。

地质人上世纪八十年代找矿途中

现已经退休的工程师石敦瑶介绍,自己就是远景调查队的一员。“当年为了完成任务,租住在废弃的粮仓中,要克服物资、气候、生活、居住、交通等重重困难。”石敦瑶指着一张钻塔老照片介绍:“这就是第一批在古叙煤田立起来的钻塔。”他说:“要把钻机拉到山上,由于雨天路滑,汽车根本开不动,只能靠人拉车。”

当年5月份,在大家的努力下,终于让钻机开始工作,从而打响了川南煤田古叙矿区石宝矿段煤炭资源远景调查工作的“第一钻”。石敦瑶回忆说,为了完成任务,母亲病危不能回家,直到母亲过世都未能回家看其最后一眼,这是他一生最大的憾事。“好在通过当年的第一钻,查明了该孔有可采煤层7层。后来又完成了年局下达的米的钻探进尺,还进一步证明石宝矿区煤炭资源远景可佳。”因此,在一九八三年的局普查成果汇报会上受到好评,石宝地质组也被局评为先进集体。

上世纪八十年代“地质二代”的夏令营

 地质精神薪火相传

身为地质人的子女,随父辈征战大川险河是常事。“小时候还不明白是为什么总是要搬家。现在接过父辈旗帜,继续从事地质工作,这才明白。”队职工赵斌告诉记者,按现代流行语言,自己是“地质二代”。

“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相信每一名地质人及其子弟,都会唱这首《勘探队员之歌》。在一张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地质队子女参加夏令营的合影照片前,赵斌找到照片中的自己说,“正是那次夏令营,自己不仅学会了《勘探队员之歌》,还初步了解了分辨各种矿石的知识,知道了什么是矿石标本,什么是罗盘,耳濡目染了地质人的苦与乐。”赵斌告诉记者,从那时起,就立志将来要继续从事父辈的事业,要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为地质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上世纪八十年代,“地质二代”学习分辨矿石知识

钻塔映日月,大地涌壮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居深山住“干打垒”,到进城市住高楼大厦,从年产值不足百万,到今天年产值过亿,50多年的发展,队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据该队负责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队不断提升发展格局,拓展发展空间,挥师云南、布阵广西、跨越青海、策马内蒙、穿行新疆、登顶西藏,大力开展找矿和相关地质工作,并将目光瞄准国际市场,远赴哥伦比亚、马达加斯加、塞拉利昂、印度尼西亚。

如今,该队已形成了地质勘查、清洁能源勘探、建设工程勘察与施工、地质灾害治理等几大市场品牌,发展的后劲更足,前景更加广阔。如果说老照片是“昨天”,那么眼前高大挺拔的“地质大楼”不就正是今天队的写照!(四川省地矿局地质队供图)

1
查看完整版本: 老照片新故事一组老照片带你了解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