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敦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祾恩门复建明壳清芯
TUhjnbcbe - 2020/7/29 10:24:00
北京中科医院正规吗

祾恩门复建“明壳清芯”


残墙、败瓦,杂草丛生。这是2011年9月的裕陵。如今这里复建的祾恩门气势恢弘,陵墙瓦面修旧如旧,历时两年的修缮工作已经进入尾声。


时隔200多年首次大修


明裕陵的墓主人是明朝的第六位皇帝——英宗朱祁镇,占地在十三陵各陵寝中与德陵并列,排位第七。裕陵上一次修缮,还是乾隆五十年,时隔200多年。


大修前的裕陵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残陵,明楼损坏最为严重,楼顶上长满了杂草,不少木头椽子已经腐烂,一遇到刮风下雨等恶劣天气,砖瓦就噼里啪啦往下掉。


2011年9月,裕陵启动修缮。原则是“修旧如旧”,能用的材料继续使用,不更换。抢修项目包括对明楼揭挑残存瓦面,更换补配斗拱等木构件;对宝城补砌坍塌墙体,剔补酥碱墙面;对陵墙的瓦面进行整修;祾恩门按照明式仿建,但不拆除清代遗址;对祾恩殿遗址进行保护等,投资约2000余万元。


祾恩门修成“明壳清芯”


昨天在裕陵看到,新建起的祾恩门蓝底红边的牌匾高挂门前,“祾恩门”三个金字格外耀眼。修缮工程负责人魏建民介绍说,清代大修裕陵祾恩门时,将房檐改为“硬山顶”式,等级较低。此次大修,恢复为明代皇家的“歇山顶”式。


工作人员解释说,清朝修复时祾恩门的建筑体量被缩小了,专家组成员认为,残墙传达的历史价值同样珍贵,此次修缮中,保留了清代的修缮遗址,在其外面还原了一座明代时的祾恩门,也就是“明壳清芯”。


清代修缮“剩料”再上岗


在对裕陵明楼的清理过程中,工作人员意外在明楼下的券洞中发现了大量明代城砖和十多类精美的琉璃制品。“里面堆满了三四米高的砖头瓦块。”魏建民介绍说,除了有三千多块城砖外,还有吻兽、筒瓦、琉璃额方、琉璃椽子等近百件精美的装饰物,这些物品上的花形线条细腻优美,制作工艺非常考究,颜色也很明亮,不少物品保存程度好于现在的残砖破瓦。这些物品99%已经重新“上岗”。


工人们在对裕陵内一堆渣土废料清理时,还意外地发现了几块石板。经过半个多月的拼凑,魏建民将裬恩殿的12组栏板和望柱拼凑出来,虽然并不完整,但人们依旧可以看到当初裬恩殿栏杆的几分模样。


铁钉勒紧明楼后城墙


在明楼的后城墙上,钉上了18根粗铁钉。工作人员解释,大修前,这部分城墙经过多年风化,向外鼓出一个直径三四米的大包。如果拆掉这面墙,将对明楼造成致命性损伤,最终,工作人员在“鼓包”部分插入18根铁钉,然后用力向内拧螺丝,城墙被勒进去几厘米,这是维修人员找到的“最少干预”的最好办法。魏建民介绍说,在裕陵城墙的修建中还使用了“糯米灌浆”、“磨砖对缝”等中国古建最常见的工艺。整个大修过程中,优质的糯米浆就用了几百公斤,不过,如今的糯米浆里面掺入了黏结力更强的高分子材料。本报叶晓彦


通讯员杨波文并摄J224

1
查看完整版本: 祾恩门复建明壳清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