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过一位挪威籍的自媒体博主因三文鱼热议写的一段文字,她这样写到:
"世界尽头的挪威,宛如一个带毡帽的老农,在世界大潮边冷眼旁观,默默钓鱼,偶尔摆弄家具吊灯,连欧盟都懒得加入靠着还过得去的隔离*策,挪威磕磕碰碰抗过了疫情第一波,不料却被一块案板正中脑门。在许多年前,每天大清早,我会用新鲜面包夹上几片肉三片菜叶,美其名曰三明治,贴上价签放上货柜。她说自己的三明治从没卖完过。每到晚上,就将剩下的粮食塞进一个透明塑料袋,扔进专用垃圾箱。偶尔会有路过的小屁孩或流浪汉,看着滞销的三明治露出神往。可惜,根据明文规定,夜晚十二点后,三明治便是‘过期食品’,若分给路人,那是犯罪。挪威人对于‘流程正义’有种迷信般的执著,近乎不近人情。”
配图与新冠病*无关
以在这样的文化背景做开始,我们来探究下三文鱼身那个欧洲家族的古老病*是怎么进京的。
如今的新发地1
欧洲古老病*如何进京的
病*没有腿,一定是有个载体带着它来北京的,不外乎是人、动物或其他物品。北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新发病例,且所有输入型病例都做到了严格的分散与隔离,所以,病*由人带进北京非常难。动物就更难了,因为活体动物入境检疫非常严格。
逆行的医护人员
接下来,我们重点说说“其他物品”。第一次进入新发地,他们在地下一层的海鲜店检出了一些阳性样本,包括一整条三文鱼的口腔拭子,以及旁边的水沟;第二次,在离水产交易市场两公里以外的地方,同样采集到了阳性样本。新发地的40个环境样本里都检测出病*,但新发地董事长张玉玺只提到了三文鱼(其实切鱼的案板),这个在新发地市场里无足轻重的品类,而对其他39个闭口不提,并顺带把来源扔给了京深海鲜市场。
疾控专家在进行病*采样
张玉玺这么做,显然是不希望自己的商业王国卷入疫情的是非。但事与愿违,这是一次模范甩锅动作,好在科学检测不会骗人。张董事长不仅没救自己市场,儿子还被免职,顺带坑惨了数十万的三文鱼产业从业人员,以及爱吃三文鱼的你们。
在新发地市场的三文鱼案板上检测出了病*,而这批进口三文鱼来自“京深海鲜市场”。但6月14日针对京深市场的检测结果显示,人和环境,尤其是三文鱼交易区域,全都是阴性。
因疫情被困新发地的老陶,在新发地等待核酸检测,等累了就把毯子铺在地上躺着休息
根据目前的资料,我判断有两种可能:
可能1:只有一个批次的进口三文鱼被污染了,而且不是外包装污染。过海关并运到京深海鲜市场后没有拆开,所以病*没有暴露出来,接下来被直接运到了新发地市场。所以,京深海鲜市场没事,而新发地中招了。
可能2:新发地的其他进口物资被污染,并造成了市场内部的交叉污染,三文鱼也是“受害者”。
如果是可能1,那问题就是,为什么在新发地市场里,最早接触三文鱼的9个人,打开外包装,接触到鱼身,他们的核酸检测为什么都是阴性的呢?按道理,他们都是直接接触者,被感染的几率是最高的。
如果是可能2,那三文鱼所在区域,还有什么是从疫区进口的,比如牛羊肉或鱼虾类产品?有没有在这些区域检测到环境病*污染?有没有相关工作人员被感染?45人感染中,有没有不在地下一层,在其他楼层?
自从新发地疫情后,北京实行严格的管制北京新发地新冠疫情呈集中暴发式状态,非常符合人为投*导致的疫情特征。从目前已经掌握的情况看,至6月15日已经确诊的例病例,其确诊日期分别为6月11日1例,12日6例,13日38例,14日39例,15日32例。这说明,北京新发地新冠疫情呈集中暴发式状态。这非常符合人为投*导致的疫情特征。因为人为投*一是投放的量多,二是可以多点投放,因此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一下子造成数量较多的人员感染得病。假如是境外人员个体传染,则有一套传播公式的,按照这套公式最后会呈现一个指数增加的过程。那套繁复的数据推算在此省略,最终演算结果人际传播时间间隔为6–9天情况下,平均一名新冠患者可以传染5.7人。假如新发地0号病人在6月初涉足海鲜市场后:6月11日-13日第一波应出现5-6人
6月17日-22日第二波应出现25—36人
6月23日-30日第三波应出现—人
是呈现放射性扩大的趋势对么,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这次的新发地,如此集中,第一波13日确认45人,16日确认增至人,中间间隔三天我们可以认为是同一波感染者,间隔三天有检测时间差、潜伏时间差。
那么我们排除小概率情况,做一个大胆假设,仅仅是假设,并不代表真相。个人赞成《12公民》里对于真相的看法:天底下没有百分之百的事,所谓那百分之百,都是咱们四舍五入的那么一结果,而真相往往是在那点小事里头,容易被咱们忽略的小事里头。所以即便以下假设天衣无缝,在事情水落石出之前,都仅仅是假设:
假设三文鱼非挪威污染,在国内被接触新冠病*。那么有可能感染病*的途径有两个:在从运往新发地的途中,在运输车里出现。其次是在三文鱼到达新发地三文鱼销售手中,在销售到顾客之间出现的。现在需要确定的是,新发地早起接触三文鱼没有感染的工作人员,是售卖三文鱼的鱼贩,还是运输三文鱼的司机?其中有没有注射疫苗的?排除小概率意外,我们可以模糊判断是在这9人到12日7人发病的中间出的问题对么?
我们需要注意到一点,12日第一次检测在三文鱼的口腔中有检测到病*样本,还有包括案板在内的环境样本中有病*。三文鱼没有肺不是哺乳动物不能培养新冠病*,那么其口腔中是人为放置或鱼贩手上带有病*沾染的。这个我们无法确定。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为什么是欧洲病*且还是古老版本,因为想要嫁祸给欧洲,故意将人们的线索往欧洲引。因为病*可以在低温生存所以如果因三文鱼中*人们就很容易顺着低温运输的线索往欧洲溯源对么?但其实是在中国,在运到新发地市场前才加入的,确保万无一失、一击即中。那么有没有可能病*是在案板上、清扫工具上,然后经由三文鱼销售工作人员的手进入三文鱼口腔的呢?个人分析,既然在国内执行又选择了欧洲病*样本,必然要向欧洲引的。如果由环境样本上的病*传播开去,那么就存在这样的风险:病*溯源锁定在环境样本中间,在三文鱼体外,那就与欧洲无关了对么?那样施放人就有引火烧身的危险了。所以既然采取冒了这么大的风险,临门一脚不能有差池,这个病*一定要稳妥的施放在三文鱼体内或冰鲜冰块中。那么放进鱼嘴里的病*才是人为的,周边的案板、刀具等其他环境样本都是被接触鱼的销售人员无意污染的。如果除了地下一层之外,其他楼层没有出现环境病*样本,那么更佐证了上面的结论。因为靠三文鱼销售无意传播污染到其他楼层的概率不大,尽管存在这样的概率。
同为海鲜市场,这意味着什么呢?个人认为海鲜市场不是关键。选择新发地的三文鱼,有嫁祸欧洲之意。华南海鲜市场,有嫁祸P4实验室之意。所以武汉这个城市,也是有所选择的。那么什么是关键呢?交通枢纽、规模庞大、客流量大、人员复杂,容易干扰溯源,以上条件是关键。
11月中旬的传播可能是自然传播,而12月下旬华南海鲜市场的集中爆发(注意这次的传播都明确指向华南海鲜市场)则有顺势而为、顺手嫁祸之意了。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总结:两次的共同之处,都有嫁祸目标的?在武汉之外突然出现这一病*,来源是不是就让人想不通了,但是如果在武汉出现,往P4实验室上引是不是就顺理成章了?
另外,之前读过一篇文章,觉得这种分析不失道理。这次武汉和哈尔滨遭遇打击的玄机所在何处呢?武汉除了以前说的特殊气候地理交通位置以及拥有可以研究冠状病*的P4生化实验室外,还有武汉科技大学。年11月26号,中国媒体公布武汉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张同存、顾潮江两位教授发明了“一种治疗艾滋病病*感染的嵌合抗原受体的重组基因构建及其应用”。这是全球首个“应用CAR-T免疫细胞治疗艾滋病”的发明专利,可以从患者体内完全清除HIV病*。而哈尔滨则拥有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年3月1日,中国科学杂志社发布消息称,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创制成功HHV-6A疫苗。
武汉拥有研究新冠、艾滋病等其他烈性传染病的实验室和强大医疗技术,哈尔滨兽药所则主攻HHV-6A疫苗。美国搞出来的各种生化病*,本身就是嫁接的,而HHV-6A是其中最重要的嫁接病*,一旦破解了HHV-6A,就等于阻断病*通过猪这一主要宿主的传播路径,等于拆掉了疫情爆发的雷管。一旦武汉科技大学以及P4生化实验室取得对其他嫁接病*的研究突破,那就等于美国生化武器全面报废,而生化武器是美国在地缘斗争中的重要武器,更是犹太资本财团暴利敛财的聚宝盆,他们是不可能对此突破坐视不理的,所以邱香果夫妇被捕、刘兵等人被谋杀等系列事件先后出现,明显是在阻止这些外部援*增援中国的疫苗研制。
辅助以上的关联新闻:
年7月马航MH17失事关联新闻乘客中有位艾滋病学家
年7月邱香果夫妇被加拿大警方带走
年11月(这个时间节点非常的奇妙)李晓江教授被美国警方以税收问题带走
年2月4日加拿大P4实验室创始人Frank猝死
年5月7日刘兵教授在匹兹堡家中被枪杀
这些科研人员的失踪遇难都是巧合么?年7月17号坠毁在乌克兰境内的马航MH17班机上的人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世界艾滋病协会前主席乔普?兰戈,一个是世卫组织发言人、BBC前记者格伦?托马斯。其中兰戈是世界著名艾滋病学家,其长期驻非洲研究艾滋病治疗,在去世前的最后一次飞行他们是要前往澳大利亚墨尔本参加第二十届世界艾滋病大会,在这次大会上,兰戈要公布自己在艾滋病领域的重大研究成果,宣布其创立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阻断艾滋病在母婴之间传播,这项成就具有重大意义。MH17上坠毁的专家们,之所以携带家属,就是要让自己家人共同见证在世界艾滋病大会上宣布这项重大成果的伟大时候,但没想到,这次的旅程却没有归途。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