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前期的战疫行动中,社会捐助和社会组织的行动都主要将资源投向了对医疗系统的支持。
目前,战疫工作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攻坚阶段,疫情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各方面的影响也日益凸显出来,包括很多特殊群体的需求。这种情况下,规划较为长期的响应和恢复项目势在必行。今天我们跟大家分享的文章是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埃博拉疫情响应框架。这为如何在应对一场疫情中规划长期行动提供了很好的经验。现在很多基金会和一线社会组织也在重新规划各自的疫情响应工作,参考国际的经验,我们建议在此过程中需要纳入以下六点进行考虑:
对于情况和需求的分析,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对自身机构进行清晰的定位。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IFRC,以下简称“国际联合会”)响应范围广泛,所以审视了埃博拉受灾各国的情况。各组织可以结合目前的整体疫情,重点考虑自己行动区域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明确自身机构可以行动的范畴。
参照国际国内应对疫情的有效经验,制定自己机构的战略框架和行动方案。国际联合会参照了世界卫生组织(WHO)提供的公共卫生行动标准。除了WHO的资料之外,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道主义不同领域全球联盟建议的疫情应对方法和工具陆续被引入国内,各组织可结合自身擅长的服务领域挑选相应的资料进行参考。当然,国外的资料中不符合国情的地方可以进行本土化的变通,无法实施的可以不采用。
强调社区参与以及设计与社区群众多样化的沟通方式。无论在本文分享的框架中,还是WHO以及国际上人道主义机构关于应对传染病疫情的资料中,都十分强调社区的参与。这与其他灾难响应也是一致的——社区始终是第一响应人。只有社区积极参与,采取有效行动,才能够战胜疫情。这其中,社区的合作和沟通尤为重要,不仅仅要考虑不同人群,也要考虑如何降低接触性。国际联合会响应框架中五大目标的每一个都涉及到了社区参与,并提出要与社区对话传递关键信息(参考“疫情防控中可传递给家庭的关键信息”),并计划利用电话、广播和电视进行更多沟通和传播知识的工作。我们现今在城市里的响应也可以更多地采用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