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注明“刊载于《电子*务》年第9期”。
引用参考文献格式:
韩海庭,孙圣力,傅文仁.区块链时代的社会管理危机与对策建议[J].电子*务,(09):95-.
摘 要:当前区块链以“代币+支付”“代币+留言”“区块链+博客”“区块链+通信”等多种成熟方式对金融管理、舆论管控、违法溯源等工作带来极大挑战。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分布式账本新技术方案,具有支持多主体协作、去中心化运营、内容难篡改、易溯源等特性,可以完美解决互联网身份冒用、交易欺诈、信任环境和价值传递等问题。同时以Token为代表的“通证经济”模式重新定义了经济社会的资产发行、交易和分配机制。有关部门亟需开展合理*策引导、加强技术研判和监管科技研发等工作,使区块链成为新一代“价值互联网”,助力我国继续领跑数字经济,实现数字经济、网络经济大国强国的目标。
关键词:区块链;自组织;去中心化;社会管理;通证经济
DOI:10./j.cnki.dzzw..09.
一、引言
凯文?凯利在《失控》一书中提出“未来是去中心化的”,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社会形态,“一种依赖于大众智慧、云计算与物联网、虚拟现实与敏捷开发共同协作,从而共赢共生进化的社会经济形态”[1]。我们在探讨“去中心化”问题时正是沉浸在这一思想框架之下。无论是从电话电报到互联网,再到P2P(注1:P2P,对等网络(peer-to-peer),一种网络技术和网络拓扑结构)通信,还是从银行、信托、保险到P2P网络借贷或众筹金融,再到比特币,我们对于自由信息交换环境,去中心化价值传递的追求始终没有改变,也正是基于这一初衷,最终形成了如今的区块链技术(注2:区块链也被视为一种技术方案或一种思想)。
区块链时代充分验证了“去中心化”和“机械信任”的可能性。首先,年诞生的《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对以信用环境为基础的金融环境带来极大挑战。其次,以以太坊为基础的智能合约催生出了一系列生产生活服务新模式,打破了我们对于传统中央服务器的依赖。最后,借助区块链技术、共识的发展,以及区块链思想的社会认同,自组织社区正在加速形成,并对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体制”和社会管理带来巨大冲击。“失控”与“控制”,成为新时期社会管理工作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