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树出版之
编者按oaktreepublishing克拉朋小村庄那个兄弟会,真是让人羡慕的团契。里奇那德·考普兰称之为“不寻常的兄弟会”,中文世界称之为“兄弟相爱撼山河”。几个真正爱基督的热血青年,因着耶稣联结在一起,没有偏激,未见刀枪,只是凭着一本圣经和不懈的祷告,最终改变了世界。甚愿我们中间兴起这样的弟兄,无愤怒,无争论,举起圣洁的手,随时祷告,成为世界的守望和管理者。
我们知道教会受到双重委身的支配:神差遣他的子民进入世界传拯救的福音,服侍那些穷乏的人。但他也呼召他们要离开世界去敬拜他,认识他。没有敬拜的传教只会产生空洞的事奉,正如没有传教的敬拜会导致麻木的宗教一样。因此,世上的教会生活包含了一场持续不断的谈话,在这里说“是”,在那里说“不”。19世纪英国的新教徒发现社会变化得如此之快,以致他们并不总能确定他们是在跟朋友还是跟敌人说话。19世纪在很多方面都属于不列颠。英格兰是工业革命的摇篮。伦敦成为其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和金融中心。英国的商业遍及全球;英国的海*控制整个海域。到年,大不列颠统治着人类曾经塑造出的疆域最广、人口最多的帝国。然而工商业上的迅速发展让许多英国人感到窒息。每种神圣的制度似乎都从根本上出现了裂缝。一些还记得法国大革命可怕岁月的人对未来感到恐惧。而另一些人则高唱着变革的赞歌,并且将之称为进步。在他们看来,英格兰为所有人开辟了一个繁荣和自由的新时代。就这样,恐惧和希望奇怪地掺杂在一起。英格兰的新教徒,要么在官方教会即安立甘宗,要么在非国教宗派即循道宗、浸礼宗、公理宗以及一些更小的团体中,迎来了进步时代的曙光。然而19世纪发生的这些惊天动地的运动并非沿着传统宗派的路线汹涌高涨。这个时代日益增加的自由让基督徒得以形成一大批的宗教会社,要么以某种重要的方式传布英格兰生活,要么将福音传扬到海外。这些会社不是传统意义上有圣事、信经和接受按立的传道人的教会。它们是个别基督徒为了某个特殊的目标而在一起同工的团体,举例来说,这些目标包括分发《圣经》或帮助穷人。在进步时代初期,英国宗教生活的最大动力来自约翰·卫斯理和乔治·怀特菲尔德发动和传播的福音运动。这场运动的主要标志是源自归信体验的强烈的个人敬虔,以及对基督徒世上事奉的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