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球村”时代人们的足迹遍布全球,感染和交叉感染上“天涯海角”的疫病,已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
近日,一个似曾相识却又陌生的名词——埃博拉,突然成为令世人心惊肉跳的名词:这种迄今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传染病,曾经离我们是这样的遥远,但倏忽间已逼近我们眼前。
这种源于非洲的恶性瘟疫早在年便被发现、命名,迄今已经历过至少三次大规模流行和十多次中小型流行,造成非洲数以千计人死亡。感染这种恶性传染病的患者,会高烧、肌肉疼痛、全身无力,上吐下泻,随即出现内外出血不止、器官衰竭甚至溶解等可怕症状,死亡率有时高达90%以上。埃博拉感染者的可怕症状,曾让许多目睹者怵目惊心,并且被多部商业电影大事渲染,照理说,人们对它不应陌生。
然而人们偏偏就这么健忘:38年了,这种恶性瘟疫的病源从何而来?哪一种传染方式是最主要的?应如何预防?人们迄今一头雾水;38年了,尽管医学日益昌明,科技日新月异,但人们至今都尚未发明可证实对埃博拉确实有效的药品、疫苗或疗法。也就是说,直到今天,这仍是一种人们无法抵御的瘟疫。
对于如此可怕的恶性传染病,“文明世界”的人们却依旧视若无睹。远的不说,最新一次疫情自今年3月起便在西非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几内亚等地爆发,迄今已造成人死亡,逾人被确诊感染,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已多次发出警告、召开联席会议,呼吁国际社会给予应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