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
?GDP增速放缓,消费及交通、餐饮住宿等行业受影响较大。非典期间经济在年第二季度受影响最大,相较前后两季度分别降低了2.0个和0.9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业、旅游与餐饮业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消费受冲击较大,社会零售总额增速在第二季度降幅达53.76%,同时互联网消费悄然兴起。
?财*补贴支出增大,货币信贷*策向受影响严重行业、地区及群体倾斜。非典期间,财*部相继出台*策对防控工作基于补贴支持,并对交通、旅游、餐饮、旅店、娱乐等行业进行相应税费减免。货币信贷*策也对相关行业实行信贷倾斜。
?A股大盘对非典疫情反应较为滞后,持续下跌数月后修复性反弹。非典疫情发生早期,受信息不畅等因素影响,A股市场大盘并未做出明显反应,而在世界卫生组织及国务院采取一系列措施之后,上证综指开始了持续7个月的下跌,并于年11月见底。
?非典疫情使债市波动加大,但影响较为短暂。年4月下旬至5月底,市场开始对非典疫情产生明显反应,消费和生产活动受到抑制使得市场预期我国的经济增长将受到严重打击,债券市场迅速做出反应,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3.20%回落到2.85%附近,走出一波小牛市,随后又回归谨慎。
?非典疫情对外汇和大宗商品走势的影响不明显。非典期间我国汇率*策主要以钉住美元为主;大宗商品的价格受到国内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非典疫情未引起我国汇率与大宗商品价格的明显波动。
?从全球历次疫情对各国经济影响的历史来看,疫情国经济发展会受到负面影响但影响有限,经济总量大的国家所受影响更小。年的甲型H1N1流感、年的埃博拉、年的MERS对疫情地区的经济运行均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影响有限;年埃博拉病*肆虐西非,对经济总量较小的国家冲击更大,对经济总量较大的国家则影响较小。
年末至年,SARS席卷我国大部分地区,其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直至今日提起仍令人惶恐不安。年末,武汉出现新型冠状病*(-nCoV)感染的肺炎传播现象,且传播速度与致死率同样令人生畏。本文我们将以史为鉴,复盘年非典事件期间我国经济与市场运行情况,并同时总结分析了西班牙流感、甲流、埃博拉等疫情对经济体的作用,以期了解该类公共卫生事件对市场的影响路径。
一、非典期间经济运行回顾
据公开资料,第一例非典病情于年12月发现,最初仅在广东省内传播。年3月,北京报道接报第一例输入型非典病例,4月起抗击非典成为全国的工作重心,直至6月份疫情逐渐消退。由此可见,年第二季度受非典影响最为严重。
1.1GDP增速放缓,交通运输与住宿餐饮业受冲击较大
年第二季度,GDP当季同比收报9.1%,随后第三季度又反弹至10.0%。疫情短期内造成经济冲击,但并不影响整体经济强劲增长趋势。第二季度的GDP同比较前后两季度分别降低了2.0与0.9个百分点。其中,第三产业中的交通运输业、旅游与餐饮业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年第二季度GDP当季同比增速分别下降5.4和3.6个百分点,降幅达70.12%与32.73%。但在6月份宣布疫情解除后,随后三季度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业以及住宿和餐饮业的同比增速反弹较大,疫情的影响延续并不久。
1.2CPI有所上升,工业增加值小幅回落
非典期间,CPI由年1月的0.4%升至4月1.0%峰值后有所回落,6月收报0.3%。其中,医疗保健类由3月的-0.7%增至4月0.9%,6月收报2.1%。
非典对工业冲击较大。工业增加值在第二季度有所回落,年2月大19.8%高峰后,年3月、4月、5月分别收报16.9%、14.9%、13.7%。
1.3社会零售总额同比降幅较大,固定资产投资放缓
社会零售总额在非典冲击下有较大回落。年3月社会零售总额同比收报9.3%,5月收报4.3%,降幅53.76%。其中,住宿和餐饮业社会零售总额同比在年5月跌至-15.5%。但传统消费受到冲击的同时,催生了2C消费的兴起。年5月10日,阿里上线taob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