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敦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讲座时间调整对话middot姚松
TUhjnbcbe - 2021/8/10 3:47:00

2年前,松乔作为首位获得社会企业家斯科尔全额奖学金的中国学生,进入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攻读MBA,这期间她并没有像众多顶尖大学的MBA学生一样,选择去知名大公司积累经验。在松乔看来,商学院里学到的商业思维不仅可以运用于未来在商业世界取得成功,通过有意思的商业模式来解决复杂社会问题,创造社会效益,达到共赢的局面更让她认同。

因此,在商学院读书期间,松乔频繁来到非洲,在塞拉利昂、埃塞俄比亚、津巴布韦等国,运用商业的思维参与解决当地的农业问题,为埃塞俄比亚的创新农业机构做咨询,在塞拉利昂开展加强食品安全和降低食物浪费的项目。

在来到非洲之前,松乔已去过40多个国家,在气候变化,河流保护,食品安全等领域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她多次到南北极考察,在哥斯达黎加的热带雨林徒步,在尼罗河漂流,世界的很多地方都留下了她探索自然和开展研究的身影。

而每次来到非洲,仍然带给她非常多的收获和感悟,那是在广袤农田里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感动,是看到津巴布韦农民因干旱无法糊口的担忧,是第一次在埃塞尔比亚见到犁地骆驼的喜悦,也是在塞拉利昂访问投资数百万却停产工厂时的痛心。

松乔观察到,很多国际组织和西方援助机构觉得,非洲农业的生产力低下是因为他们好吃懒做,没有计划。很多项目都会教育小农,让他们去改变自己的行为。他们忘记了去倾听小农自己的想法。

“在我们设计怎么帮助别人,改变现状的时候,如果带着偏见,带着错误的理解来设计的话,效果肯定是事倍功半。面对人和事的时候,放下偏见,去倾听他们是怎么说的,在做什么。行囊里面放下一些东西,也要装上一些东西。装上的是学习的心态、对世界的爱、好奇心和同理心。路上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是你的老师。”

——松乔在非洲做小农项目时的思考。

◆◆

松乔就是这样一位对世界充满善意,相信行动可以带来积极改变的实践者,我们邀请到了松乔在北京时间5月14日11:30am,通过

1
查看完整版本: 讲座时间调整对话middot姚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