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晚间,中色股份(.SZ)公告,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从公司控股股东手中购买港交所上市公司中国有色矿业(.HK)74.52%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这意味着,央企中色集团决心整合分散在旗下两大上市公司的海外矿业资产,并提升上市公司的融资能力,为策划中的海外并购打通财路。
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有色集团或中色)成立于年,是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大型中央企业,主业为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建筑工程、相关贸易及服务,拥有总资产约亿元,净资产为亿元。旗下拥有上市公司为A股上市的中色股份(持股33.75%)、东方钽业(间接持股27.48%),H股上市的中国有色矿业(持股74.52%)和大冶有色金属。
中色的资产规模在央企中并不算大,然而,旗下海外矿山却分散在多个控股平台,其中两座海外锌矿山蒙古敖包锌矿和印尼Darri铅锌矿由中色股份持有,赞比亚和刚果金的铜资产主要由中国有色矿业持有,中色国际矿业持有中亚的两个金矿项目以及老挝铝土矿和赞比亚某铜锌矿的勘探,刚果金迪兹瓦铜矿和缅甸达贡山镍矿(中色镍业)则由中色集团直接管理。
中色集团境外矿业资产分布
新董事长王彤宙上任后,对内实施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举措,对外则积极开拓新的资源并购。此次中色股份收购中色集团间接持有的中色矿业H股全部股权,则有望实现其对旗下核心海外矿业资产的全部整合。根据两家上市公司的股价和市值测算,中色股份总市值86.46亿元人民币;中国有色矿业总市值51.29亿港元(折合约46.6亿元人民币),在不考虑溢价的情况下,74.52%股权对应的价值为34.7亿元人民币,中色股份要新发行占目前股份约40%的新股,这将使中色集团在中色股份中的持股比例由目前的33%上升到约51%。
整合后的中色股份与核心境外矿业资产
此次整合对于中色集团的海外矿业业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增强矿业上市平台融资能力,为策划中的并购项目打通融资渠道。近年来,中央和国资委对央企的直接资本金注入非常有限,企业发展主要靠上市融资和银行信贷。中色股份早年间是继承了中色集团核心工程建设资产而起家的,虽然在A股享受一定的高估值,但经过常年稀释后,集团持股比例已经很低,不具备继续稀释融资的条件;中国有色矿业则是中色集团打造的海外矿业业务核心平台,在中色系统内部享有最高地位(上市公司董事长为集团董事长王彤宙,对比中色股份和大冶有色的董事长均非集团领导),目前有消息称其正在筹划大型海外并购项目,急需融资支持,但目前港股估值低,再融资付出的稀释代价大。并且由于集团持股比例已经过高,限制了集团旗下非上市矿业资产注入。通过整合,可以增加集团对中色股份A股的持股比例,并在A股市场获得进一步融资空间,也有可能将旗下其他矿业资产直接注入A股平台。
二是整合矿业管理体系和团队。多平台的局面造成了矿业体系和人员的分散,虽然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内部竞争,且中色内部有人才调拨机制,但尚未形成统一高效的矿业业务管理体系。
三是解决关联交易问题。中色股份的核心业务是工程总承包,承接中色系统内部兄弟单位的矿业开发建设属于关联交易。在完全整合后,中色股份则将作为矿业项目业主直接实施EPC。
据中国有色矿业公告,本次交易已经取得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关于触发全面要约收购义务的豁免函,这使得中色股份在整合中国有色矿业的同时保留了H股上市平台,未来并不排除后续通过换股实现中色股份A+H上市,甚至是中色集团的整体上市。
中色集团深耕非洲矿业业务二十年,在赞比亚打下了深厚根基。关于更多非洲投资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