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将于6月27日至29日在湖南长沙举行,湖南将会迎来一批来自非洲各国的友人;与此同时,医院召开了援塞拉利昂医疗队员欢送会。7名*治医院专家将随第21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于本月22日出征,医院开展为期一年的医疗援助工作。其中,医院骨科足踝外科主任刘华教授被选派。
据悉,医院*委书记张欣教授、院长雷光华教授,副院长陈子华教授、江泓教授,第21批援塞医院全体队员及所在科室主任和*总支书记等出席会议。会议由副院长龚志成教授主持。
作为此次援塞医疗队中的一员,刘华教授表示:“经过三个月的英语、外交、传染病防治等严格的知识培训,对塞拉利昂的情况已经有了一定了解,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在谈到刚刚高考后的女儿填报志愿时,虽然有不舍,但却十分坚定,因为在他就提出要参加援塞医疗队时,家人都很支持。同时,让刘华教授倍感欣慰的是经过多方筹措,获得了医疗器械厂家与代理商的大力支持,为援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刘华教授介绍,再过几天他就会接下第20批援塞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文霆的“接力棒”。除了治病救人,为了让先进的医疗技术在塞拉利昂生根,医疗队将通过“传、帮、带、教”等方式,加强对当地医护人员的培训,传授临床技能,医院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真正为塞拉利昂人民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远在塞拉利昂的文霆会经常跟刘华交流心得,特别提醒他一定要带净水设备,选好深色衣服与鞋子。因为在塞拉利昂,最困扰医疗队的是饮水问题,尽管水桶的水分级分桶沉淀了很久,还会很浑浊。因电力供应紧张,加上技术人员缺乏,停断电是经常现象,医院也不例外。“一停电,很多医疗设备都用不了,这种时候最怕收治危重病人,很考验医生的经验和判断力。”
塞拉利昂的艰苦,刘华早有耳闻,但他表示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为医疗队争光的态度,克服困难,用精湛的技艺、汗水和付出为塞拉利昂的病患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用爱心构筑中赛友谊的桥梁,把中国和塞拉利昂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代代相传。
医院骨科主任胡懿郃教授要求,援非期间,在注意安全的同时,湘雅人更要团结一心,齐心协力,互帮互助,传承发扬湘雅的“公勇勤慎,诚爱谦廉”的精神,凸显援非医疗队的医疗技术水准。他祝愿医疗队圆满完成任务,凯旋归来,在中非人民之间架起友谊的桥梁,彰显出中国的医疗力量与大爱无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