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专业硕士班项目的启动,是我校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系列改革的实质性推进,目的是将中国发展经验与国际和非洲农业和农村发展实践相结合,培养全球和非洲农业治理和农村发展管理高层次人才。
专业硕士班首批来华留学生于年在疫情期间正式启动,为积极培育全球农业新学科,促进我校跨学科平台建设的发展,全球学院针对“中非1+1农业合作专业硕士班”创新一套面向留学生的导师培养方案。一方面,专门制定跨学科导师制度,组织我校来自作物学、食品生物工程、植物保护、农业经济、经济贸易、兽医学、畜牧学、社会学、公共管理9个一级学科的17位老师担任留学生导师;另一方面,结合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科研能力训练、培养环节以及日常学习生活等多方面的实际需求,全球学院探索建立了一套导师、联合导师、助理导师的指导队伍,为每名学生配备由2-3名教授、副教授+青年教师组成的指导团队,极大提高了对留学生培养的及时性、针对性和全面性。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非1+1农业合作专业硕士班”首批留学生第一学年的学习均通过线上完成。来自塞拉利昂、马拉维、坦桑尼亚、加纳、卢旺达、乌干达6个非洲国家的17名学生克服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基础设施不足、断电断网等困难,克服时差,跨过地理空间限制,在尚未亲身体验中国、来到中国农大的情况下顺利完成网络学习课程。在本次开题答辩过程中,人文与发展学院、全球学院导师们多次研讨跨国线上开题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对开题答辩现场的每个环节进行预演,并通过和学院、导师与学生的紧密沟通,以保证学生顺利参与此次开题答辩。答辩当日17名学生全体准时参加,并顺利通过开题答辩,论文研究主题包括卢旺达食物价值链与减贫、加纳矿产资源管理*策过程、加纳妇女参与农业发展、坦桑尼亚发展援助项目可持续发展效果评估、乌干达发展援助项目管理等。
来自加纳的留学生Mensah是级留学生的班长,他在答辩结束后,通过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