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十九大报告对新型国际关系作了新的界定,就是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下,有这样一群舍身忘死的中国援外医疗队,在非洲塞拉利昂执行援非的医疗工作,除了工作任务重,还得面临疟疾、伤寒和恐怖袭击,很多电影里的情节,都在他们的身边真实地发生着。
位于西非的塞拉利昂共和国,疟疾、伤寒横行。
年2月19号,中国(湖南)第十八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9位队员从北京出发,途径英国,前往塞拉利昂共和国。
疟疾,俗称打摆子,梁骏告诉我们,由于塞拉利昂为热带雨林气候,蚊虫多,卫生环境差,打摆子是当地极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危及生命。
梁骏在援非过程中也未能幸免,染上了疟疾。
梁骏身患疾病,由于当地药物有限,一个月过去,仍未见好转,这让他和队友们始料未及,继续坚守还是回国治疗,他必须做出一个选择。
梁骏有一个信念,不远万里走出国门来到塞拉利昂,他们不仅代表了中国医疗队的先进医疗技术,更彰显着中国医疗人员的形象和意志,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撤退!
幸运的是,三个月之后,梁骏在医疗队员们的照顾下,身体逐渐康复,而后振作精神,继续参与到紧张的援非医疗工作中。
梁骏回忆,当他和医疗队员来到塞拉利昂后,这里的情况远比之前想象中的差,有些队员一开始难以适用。
在塞医院里,还有更多想象不到的困难,医院只有1名医生,诊室杂乱无章,药品奇缺,而且医疗设施非常有限,甚至经常出现停水停电的现象。
条件艰苦、环境恶劣,但援非医疗队始终保持着积极热情的工作状态,尽其全力医治患者,解除他们的病痛。
队员们的这些努力得到了当地医护人员、民众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赞誉。
中国医疗队的车辆挂着中国国旗,援塞医疗队员的队服上也佩戴着中国医疗队的标致。车辆路过时,当地*警、民众都会主动停下来敬礼。
中国(湖南)第18批援塞医疗队身负重任,不仅要为患者看病,医院的医疗资源,帮助塞拉利昂建立一家医疗条件最好、诊疗医院,目标是建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援塞医疗工作有序进行,尤其是后续11名队员的增补,让整个医疗队的治疗能力大大增强。
20名中国医生,在当地无私奉献四百八十多个日夜,共完成门诊量多人次,手术多台次,还进行了一批高难度的手术。
今年6月10号,中国(湖南)第18批援塞医疗队先遣队9位队员圆满完成援塞任务,全部平安归来。
回顾:我们的新征程:扶贫扶智!陈老师为第二故乡“摘帽”之路
十九大在万众瞩目中胜利闭幕,决胜冲锋新时代的号角振奋吹响。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得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从11月13日起,长沙电视台*法频道18点播出的《*法报道》将推出贯彻落实*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报道《我们的新征程》。
《我们的新征程》由长沙市广播电视台(集团)领导、总编辑带领新闻记者深入基层,组织参与采访报道,选取长沙市19位有代表性的基层人物,采用纪实报道的手法,记录他们扎根企业、农村、机关、校园、社区和*营等基层一线,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所干、所思、所感,看各行各业中华儿女如何在本职岗位上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记者:张旦
编辑:6+6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