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被喻为国家名片的“邮票”,则是世界通行的文化IP和图形语言,五彩缤纷的鸟类世界,也是历年来全球邮品发行
为迎接COP15的到来,本报联合“凤翎南现”生物多样性鸟类科普主题展组委会推出“邮票上的鸟类”专栏,通过一枚枚小小的邮票向大家普及鸟类知识,带大家一起走进云南鸟类的奇妙世界。
邮票品鉴
邮票发行时间
.03.25
邮票发行单位
塞拉利昂共和国
从一张邮票,认识一种鸟花脸鸭
拉丁学名:
Sibirionettaformosa
英文名:
BaikalTeal
雁形目鸭科
地理分布:繁殖区:欧亚:欧亚大陆
非繁殖区:非洲,远东北部亚;在云南仅零星记录于昆明滇池、蒙自、丽江拉市海,为罕见冬候鸟。
花脸鸭,是雁形目鸭科Sibirionetta的鸟类。俗名*尖鸭、黑眶鸭、元鸭、晃鸭、王鸭、巴鸭、眼镜鸭。
花脸鸭是一种喜欢集群的鸭类,特别是冬季常集成大群生活,也常和别的鸭混群生活。繁殖期主要栖息在泰加林或苔原带的沼泽、河口三角洲、湖泊和水塘中,非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各种淡水或咸水水域,包括湖泊、江河、水库、水塘、沼泽、河湾以及农田原野等各类生境。
白天常成小群或与其他野鸭混群游泳或飘浮于开阔的水面休息,夜晚则成群飞往附近田野、沟渠或湖边浅水处寻食。声音嘈杂,叫声洪亮而短,很远即能听见。
花脸鸭主要以轮叶藻、柳叶藻、菱角、水草等各类水生植物的芽、嫩叶、果实和种子为食,也常到收获后的农田觅食散落的稻谷和草籽。此外也吃螺、软体动物、水生昆虫等小型无脊椎动物。觅食主要在*昏和晚上。觅食地多在水边和附近原野和农田。
花脸鸭每年3月初至3月中旬从中国南方越冬地开始往北迁徙。3月中旬至3月末到达中国华北和东北一带。4月末几全部离开中国。春季迁徙期长达一个多月之久。
秋季于9月中旬进入中国东北和华北地区,大量迁徙出现在10月中下旬,也有迟至11月初还停留在中国东北和华北部分地区未往南迁徙。整个秋季迁徙期也持续近二个月之久。迁徙时常集成数十、数百只,有时甚至多达千余只的大群。
花脸鸭主要繁殖在西伯利亚。到达繁殖地时对已形成,或许是在越冬期间或在春季迁徙的路上形成的对。繁殖期5-7月。通常到达繁殖地后不久立即开始营巢。营巢于柳丛或灌木丛下地上和草丛中。也营巢于小树林内水珊边地上和开阔的冻原带苔原上。巢系地上挖出的凹坑,内垫以干芦苇、干草和苔藓。
分布于西伯利亚、日本、印度、以及中国东部(包括东北、华北、自山东南抵云南、广东、海南岛、台湾岛)等地区,一般生活于内陆河川以及湖泊。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
策划:本报记者 张莹莹 实习记者 董荣蓉
制图:实习生 叶承昊
供图:“凤翎南现”生物多样性鸟类科普主题展组委会
文字来源:懂鸟·全球鸟类识别 昆明动物研究所
编辑:杨丽娅
审稿:张莹莹
终审:吕金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