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8日,美国过敏性和感染性疾病国立研究院科学家彼得?贾哈灵表示,今年出现史上最严重的埃博拉疫情大爆发,可能是因为这种致命性病*变得比之前更容易传染。??
本月10日,Science刊登一则消息,一名来自利比里亚的旅行者带着埃博拉病*抵达美国达拉斯,这给全世界带来一个警告:随着西非埃博拉病例的持续增加,疾病传播给几内亚、塞拉利昂以及利比里亚以外其他国家的风险也增大了。美国是继尼日利亚和塞内加尔之后第三个被埃博拉击中的国家,之后是西班牙。
来自哈佛大学等多处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对超过99个埃博拉病*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和分析,这些发现将有助于研发现场快速诊断方法。研究人员发现了超过个基因突变,这些突变令年埃博拉病*基因组与引发之前埃博拉疫情的病*区分开来。埃博拉病*出现的突变主要集中在基因组外显子,也就是编码蛋白的区域,这项研究发现的一些遗传突变也许会影响到PCR诊断试剂中的引物,这表明基因组监控的重要性,以及随时保持警惕的需要。为了促进这一病*研究发展,这一研究组的研究人员在NCBI上公布了基因组全长序列,这样全球的科学家们就能共享这一信息。此次获得的基因组是通过深度测序技术完成的,将能提高埃博拉病*四倍以上的基因组数据信息。从科研角度来看,对埃博拉病*的研究有了较大进展。加上美国等国感染均未引发疾病的快速蔓延,大多数专家对这些富裕的国家处理好这些病例很有信心。
但在18日,美国过敏性和感染性疾病国立研究院科学家彼得?贾哈灵表示,今年出现史上最严重的埃博拉疫情大爆发,可能是因为这种致命性病*变得比之前更容易传染。??
目前,美国已出现两例本土感染埃博拉病*病例,这令民众担忧该种致命性病*进一步扩散的情绪骤然升温,个别地区甚至出现过激事例。
美国东北大学MOBS实验室的研究院,运用专门的计算机模型,认为人口大国中国和印度属于遭遇埃博拉病*袭击的可能性和威胁较低的地区,英国和法国则是威胁较高的地区。美国数码媒体公司Vox援引研究者的话说,尽管英法是高威胁地区,但它们防范埃博拉病*的准备做得比较好,而中国和印度,尤其是印度,防范相对薄弱,一旦爆发埃博拉疫情将是巨大灾难。MOBS实验室的统计还显示,中国列在最有可能遭埃博拉病*袭击的前三十位国家中的第16位(印度排在第21位)。10月14日的最新预测表明:中国可能会在10月底出现埃博拉病例。
针对西非地区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呈蔓延态势,疫情输入风险进一步加大的情况,国家卫生计生委10月16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开展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工作自查。各级卫生计生行*部门、疾控机构、医院和急救中心、一般医疗机构要在10月31日之前完成自查。
那么,如果就在这个月埃博拉就要来到中国,大家是否了解一下什么是埃博拉病*,是否知道如何有效防控等知识呢?下文梳理了英美媒体、美国疾控中心等提供的权威资料,尽力用最为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家可能关心的问题提供一个科学解答。
1.埃博拉病*源起何时?
答:年,埃博拉病*在非洲扎伊尔的埃博拉河地区首次发现;同年,南苏丹地区也发现它的足迹。
尽管科学界目前仍未充分证实埃博拉病*的来源,但普遍认为,它最早来自果蝠,可以传染给其他动物,进而传染给人类。
据统计,年全球只有20例确诊的埃博拉患者。-年,全球共有例患者,其中人死亡。
也就是说,目前这场由西非国家开始的埃博拉疫情,感染者和死亡者都已经超过了此前37年来的总和。
2.埃博拉病*如何传播?
答:目前的研究表明,埃博拉病*主要是靠感染者的体液传播。
这些体液包括感染者的唾液、呕吐物、血液、排泄物、眼泪、汗水和母乳等(有些专家对部分体液是否会传播有不同意见,下文会说到)。如果感染者身处晚期,那么,他们一丁点体液都携带着大量病*。
过往研究表明,如果医护人员不慎接触到埃博拉患者的血液,只要自己身上没有伤口,这些血液也未触碰到自己的嘴巴、鼻子和眼睛等,用肥皂和清水把血液冲洗干净即能防止感染。
跟中国人谈虎色变的SARS(非典)不同,埃博拉病*目前尚不能通过空气传播。
不过,医学专家认为,从今年的现实来看,埃博拉是高传染性病*,传染性要强过SARS、腮腺炎、麻疹等传染性疾病。
3.感染埃博拉后有哪些症状?
答:埃博拉病*的潜伏期一般是5至7天,最短2天,最长可达21天。初期症状是发烧头痛、关节和肌肉酸痛、咽喉疼痛和肌肉无力。这跟患流感的症状很相似,因此,最开始一般很难诊断某人是否感染了埃博拉,目前医护人员只能通过询问患者是否到过西非“疫区”等,进而做进一步检查。
因此,如果你到过西非地区或者接触过来自“疫区”的人,又出现了上述症状,请不要对医生隐瞒,否则可能导致更大灾难发生。
埃博拉患者有了以上症状后,下一步是腹泻、呕吐、胃痛,肾脏和肝脏的功能将变得紊乱,然后患者的耳朵、鼻子、眼睛和嘴巴……七窍流血而死。
4.看起来很健康的人会传染埃博拉吗?
答:会!
埃博拉病*在潜伏期时,患者可能完全没有任何症状,但它仍具有一定的传染性。而这也是病*目前可能从西非重灾区向全球其他国家蔓延的最大风险。
此外,之前有案例表明,埃博拉感染者治愈后,他们精液里面的埃博拉病*仍能存活三个月时间。
所以,如果你近期要跟来自西非“疫区”的非洲男子发生两性关系,最好再仔细想想,至少戴上避孕套!
5.感染埃博拉病*的死亡率有多高?
答:不是%,但你可以理解为基本上会死亡。
此前的统计,最高死亡率是90%。但我们需要考虑一个问题:就是官方数字只是那些科学确诊的,还有大量死亡者最后未经确诊就烧掉、埋掉了。
假如感染者都能得到欧美比较先进的医学治疗,死亡率可能会大大降低。不过,很抱歉,现在医学界对埃博拉病*所知甚少。
6.共用健身器材会感染埃博拉病*吗?
答:目前的研究表明,应该不会。
这里牵扯到的问题主要是,汗水会不会传染病*?世卫组织说不会,但有些专家并不认同。
另外,埃博拉患者在感染病*初期才会去健身,中后期他们就肌肉无力了,而早期体液携带的病*数量不那么多——如果我们认为汗水也携带病*的话,感染几率很小。
7.共用马桶会感染埃博拉病*吗?
答:会!
研究表明,尿液和粪便都含有埃博拉病*。不过,理论上,只有那些晚期的埃博拉患者用过的马桶,且上面有他们的排泄物这类体液,而且你刚好就接触到病*,并通过粘膜等进入你的体内,才会感染。
考虑到晚期患医院上洗手间,所以在公厕感染埃博拉病*的几率微乎其微,目前可以忽略不计。
同样的道理,患者坐过的的士、用过的门把手等,理论上都可能传染埃博拉病*,但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
8.火车站、学校等公共场所如何防范埃博拉?
答:英国卫生部门给出的防范应对措施,大概是这样的:任何可能被埃博拉患者体液接触到的区域,比如门把手、电话等,都应该用一次性清洁消*毛巾把这些部位出现的可疑液体擦净、风干。注意,清洁工需要穿长裤长靴、戴一次性的长手套操作。如果身上有伤口,务必不要让这些伤口裸露。
至于正常情况下人来人往的走廊等区域,无须消*清洁。
9.怎样才能杀死埃博拉病*?
答:目前,紫外灯、干燥、高温、消*液(肥皂水或酒精)都可轻易杀死埃博拉病*。病*离开动物体内、在阴冷潮湿环境下的存活期,只有短短几天。
10.埃博拉来袭,食物还安全吗?
答:如果食物煮过的话,安全。埃博拉病*会在食物蒸煮过程中死亡。
未加工的生肉有一定风险。过去,非洲地区爆发的埃博拉疫情,有些是当地人狩猎、屠宰加工丛林动物所导致的。
11.埃博拉病*会不会变异为空气传播?
答:目前各方的研究都表明,病*还不会通过空气传播。所以,如果是为了防范埃博拉病*的空气传播而戴口罩,目前看没必要。
有极小一部分的医学专家称,埃博拉病*可能发生变异,未来可能(或现在已经)通过空气传播。不过,这种说法未得到主流科学界和世卫组织等权威机构的认同。
12.有什么办法可以阻止埃博拉患者入境?
答:目前来看,很难,也不现实。
机场所有扫描仪、体温探测仪,都无法直接扫描出某个人是否感染了埃博拉,发烧能检测出,但导致发烧的因素实在太多了。如果让所有发烧乘客都进一步做埃博拉病*检测,机场就会瘫痪掉。
对医疗界而言也是如此,如果患者不主动申报旅行经历和接触史,医生很难第一时间判断他们可能感染了埃博拉病*。而且,医护人员平日里也很难在第一时间就做好足够的防护埃博拉措施——比如把自己从头到脚封得严严实实、戴上可阻止病*的口罩等。
这是全球正在面临的难题,美国此次中招的一个原因也在于此。
13.那能不能隔离疑似埃博拉患者?
答:这将导致机场、港口等入境处变为人满为患的隔离区,其中绝大部分都是非患者,而真正的携带病*者却可能被错放入境。
不过,如果有疫情大规模爆发的迹象,不排除一些国家可能采取更严格的入境监管甚至隔离区这样的*策。尽管如此,成本仍然很高,效果值得商榷。
多国*府都认为,让来自西非“疫区”的入境者主动申报,对他们做比较详尽的检测和监测,是当前较为有效的一个防范措施,但这个度不好拿捏。
14.有哪些地区已经出现了埃博拉病例?
答:截至年10月15日,西非的塞拉利昂、几内亚和利比里亚是三大疫情重灾区,确诊病例均超过或者接近千人,民主刚果共和国、尼日利亚、塞内加尔也出现了病例,美国有3例(其中一例为输入性,已死亡);西班牙有一例输入性病例。
世卫组织估计,到今年11月,会有人感染埃博拉病*。美国疾控中心估算了最糟糕的局面:到年1月,全球将有万人感染病*。
疫情的源头——西非太过贫穷落后,医卫条件落后,被认为是疫情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比如,在利比里亚,装尸袋已经严重不够用了,很多死于埃博拉的人,因无法“善终”正在成为传播源。
15.全球应对埃博拉疫情是否有漏洞?
答:是的。
美媒援引医学专家的话指出,如果全球能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