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敦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第六集抗击埃博拉与疫情赛跑的
TUhjnbcbe - 2022/11/5 21:46:00

各位亲们,还记得年非典病房那个熟悉的身影吗?那个个子不高的南方小伙,同事们习惯地称他“小蒋”,因为那时他只有31岁,是名符其实的小字辈儿。而今,这个走南闯北处置传染病疫情、谋划制定国家多项传染病救治方案、创立及主办“也云”论坛的“小蒋”,已经成长为一名在传染病救治战场冲杀搏击的猛将。

非典时期的小蒋

年那个春天里的故事,一个不能忽略的人物就是蒋荣猛。

那年的3月26日医院接到命令,当天他和同事们在传染病专家李兴旺主任带领下,将一个刚装修完不久的病房,紧急装备成非典隔离病房,刚刚疲惫地回到家中,又被召回,收治了第一例非典病人。医院这个当年抗击非典主战场上,蒋荣猛所在病房收治的非典患者可为“特别特”。因为他们都有着特别身份:社会知名人士、港澳同胞、外宾、因公感染医护人员,因此医护人员压力山大。

非典时,蒋荣猛是著名导演谢飞的主治医师

国际劳工组织官员阿罗病情突变,心跳聚停,李兴旺、蒋荣猛不顾近距离可能造成自己被感染的危险,持续40分钟心外按压,抢救结束时,他们都累得趴在床上气喘吁吁;一位患者药物反应突然精神异常,拿起暖瓶要砸病友,蒋荣猛发现险情,顾不上穿防护服冲进病房,死死抱住患者,避免了一场意外的发生。

年蒋荣猛在非典病房

非典中期,这个技术好、懂业务、文笔好的小蒋医生,又被北京市非典救治指挥中心相中借调。本以为可以轻松一些,可那儿的活儿更不轻松,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2小时以上。他和指挥中心专家的任务是排查各郊区县上报非典疑似病例,一辆急救车座驾,成了他们的战马,跑遍北京市18个郊区县,排查甄别了0多例非典疑似病例,90%被否定,无一例漏诊,也避免了“冤假错”案的发生。当年那个敢说、敢担医院的大专家留下了沉稳、睿智、犀利的印象。

回忆当年,虽医院、都上了一线的蒋荣猛说:“那会儿年轻,又赶上孩子还没生,家里没负担,真没觉得怎样。”

青藏高原处理肺鼠疫险情

鼠疫对于多数人而言,只在电视电影里见过。可对蒋荣猛来说,年在他的职业生涯中第一次与这个只在书本上相会的劲敌相遇。也成了这世上不多的与之较量过的传染病专家。

那年他奉上级指示到海拔米的青藏高原某地救治肺鼠疫患者。得病的是一家4口的藏族牧民和1个喇嘛,此前他们都和这家患病刚刚去世的儿子密切接触。

鼠疫是一类传染病,传播能力强妇孺皆知。救治现场、医护人员驻地设在病家院外搭起的帐篷中。所有救治人员都觉得这将是一场惨烈的战役。进驻一线前,这些当地的医护人员都做了最坏的打算,签了生死状、留下给家人的最后嘱托。可以想象他们的紧张程度。

蒋荣猛与疾控人员在青藏高原肺鼠疫患者家中

蒋荣猛和国家疾控人员的到来,让他们先松一口气。此后,蒋荣猛又根据非典中总结的经验,安抚大家,“防护用品使用得当,不会感染。”大家见这位北京专家不吃预防用药,又留在帐篷中和大家挤在一起睡,松了第二口气。

7天和大家同吃同住同奋战,换回的是5名濒临死亡患者的新生。疫情解除,藏族同胞深深感受到*和国家的温暖。

在疫情发生地搭帐篷,解决医护人员住宿

埃博拉出现,“也云论坛”诞生

埃博拉出现之后,有个叫“也云论坛”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六集抗击埃博拉与疫情赛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