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敦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会员风采直面传染病的公共卫生战士卢洪洲教
TUhjnbcbe - 2022/11/6 18:53:00
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6997150.html

编者按

在上海卫生与健康领域,有一位抗疫英雄人物,从“非典”到“禽流感”,从“埃博拉”到“新冠”,他都奋战在抗疫第一线——他就是国际知名传染病学专家、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原*委书记、医院*委副书记、院长卢洪洲教授。卢教授还是上海安徽经济文化促进会淮北分会常务副会长、淮北分会卫生与健康专委会主任,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他的抗疫故事。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翻开历史的长卷,人类与传染病的抗争从未停止过,每一次与传染病的博弈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提及传染病,人们往往避之唯恐不及,但对于国际知名传染病学专家卢洪洲教授而言,他的工作就是与各类传染病交锋。曾经有人问过卢洪洲教授,为何在面对重大传染病疫情时他总是像战士一样冲锋在前?卢洪洲教授回答说,“正是在与传染病抗争的过程中,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传染科医生对于社会及人类健康的价值,这关乎整个国家乃至世界的安危。”在重大传染病疫情下,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人生信条。

从心内科到传染科,义无反顾走上抗“艾”路

年6月,卢洪洲教授从安徽蚌埠医学院毕业,成为一名心内科医生。年3医院进修时,恰逢感染病专家翁心华教授第一年招收研究生,由此转入翁教授门下,正式开启感染科的职业生涯。

年3月,卢洪洲到美国从事博士后研究。他目睹了艾滋病促使美国感染医学快速发展,并以此锻炼了自身的临床技能,开展了大量的科研工作。当时,国内鲜有人研究艾滋病防治。回国后,卢洪洲教授开始直面艾滋病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研究领域。年1月,他所在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成立了艾滋病诊疗中心,为全国各地的艾滋病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

由于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的复杂性,当时国内并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案。为此,卢洪洲教授带领团队以循证医学证据和诊疗常规为基础,并结合近年来积累的临床诊疗经验,编写了《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临床路径》。该路径获得年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为了更好地推广该临床路径,卢洪洲教授及其团队将该书的版权无偿赠与国家。

由于国内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卢洪洲连续牵头“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传染病重大专项,逐步调查清楚了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流行病学,也优化和推广了更好的治疗药物和方案。我国的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病死率也明显下降。

SARS,坚定了他作为传染病医生的信念

卢洪洲教授原本是一名心内科医生,在机缘巧合下,投身到传染病领域。而真正让他励志成为一名传染病学专家,则缘于抗击SARS的经历。

年,突如其来的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席卷全球。由于上海出现了本地传播病例,世界卫生组织(WHO)考虑将上海列为疫区。一旦被列为疫区,将会给上海带来巨大的负面经济影响和不可估量的损失。当时,卢医院被借调到原上海市卫生局,在刘俊局长的领导下,参与SARS防控,负责接待WHO官员在上海的考察。卢洪洲教授和疾控中心的同道们一起陪同WHO医院和社区,并与他们反复沟通、协商,最终,上海科学的防治预案和卢洪洲教授等人的有效沟通促使WHO修改了疫区的定义,上海没有划归为疫区,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城市损失。同时,作为传染病科医生,他还参与了SARS患者的临床救治工作。

在上海市委市*府、上海市疾控中心以及全体上海市民的积极配合下,上海的防治策略、防治经验、防治手段不断完善,上海市实现了社区零传播、医务人员零感染的目标。卢洪洲教授由衷地感到,中国医生在国际舞台上也可以拥有话语权,传染病医生为公共卫生安全和国家发展所做的贡献不可低估。这坚定了他作为传染病医生的信念。

作为共产*人,他只身前往疫区

年,墨西哥暴发了甲型H1N1流感疫情。5月2日,中国暂停接收墨西哥来华航班,可依然有大批中国旅客滞留在墨西哥。国家决定接同胞们回家。但是,这些滞留旅客都是甲流高危人群。受国家委派,卢洪洲教授作为飞机上唯一的医疗专家,跟随包机去墨西哥接回滞留的中国同胞。他认为,作为一名传染病医生,能承担这项任务,是*和国家对他能力的信任与认可。在*和人民需要他的时候,他必须“站得出来,冲得上去”。

经过长达37个小时的跨洋飞行,赴墨西哥包机于5月6日下午4时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卢洪洲教授与98名中国旅客及20名机组人员安全抵达,并接受隔离观察。一周隔离期满走出宾馆时,看到大批民众用国旗、鲜花和掌声前来迎接他,身为医务工作者的成就感、自豪感及荣誉感立刻填满心间……

职业的敏感,让他再次面对疫情

年春节后,卢洪洲教授应邀前往外院对三位患者进行会诊。这三位患者的临床表现均与重症甲流相似,但已知常规病原体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职业的敏感性告诉他,这可能是一种新型的流感病*。卢洪洲教授按照生物安全要求留取标本送往公卫中心,同时给三位患者使用了双倍剂量的抗流感特效药,并要求在场的医生、相关领导及当地疾医院感染防控工作。一周后,患者的标本中鉴定出H7N9病*,这是全球首次发现人类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新病*确定后,卢洪洲教授更加忙碌了。作为原国家卫生计生委专家组成员参与编制国家救治指南,编写上海市H7N9救治应急流程汇编,担任上海市救治专家组组长。白天,他深入应急病房指导临床救治、去各地会诊,并作为指定发言专家频繁现身媒体,答疑解惑;晚上,他参与病例讨论并通过视频对医务人员进行相关内容的培训。

年4月20日,世界卫生组织官员来到公卫中心实地指导工作,称赞上海防控H7N9疫情应对迅速、高效、专业,并邀请卢洪洲教授起草H7N9英文指南。之后,世界卫生组织还决定将WHO新发传染病临床管理、研究与培训中心落户上海,任命卢洪洲教授为该中心主任。

再一次打响与埃博拉病*的战役

年,西非埃博拉疫情暴发。11月疫情高峰期,卢洪洲教授作为中国首批援塞拉利昂公共卫生师资培训队的临时*支部副书记及传染病专家,与队友们不畏环境艰苦、不顾个人安危,奔波在塞拉利昂各个疫区的前线。塞拉利昂本地人的卫生习惯较差,培训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宣传、讲座等方式让塞拉利昂本地人了解埃博拉病*的传播方式及途径,改变公众的认知,影响人们的行为,从而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经过65天奋战,卢洪洲教授带领的培训队实现了“打胜仗、零感染”的目标,在社区的培训效果也十分明显。同时,卢洪州教授还利用其丰富的传染病临床救治经验协助当地医生共同抗击埃博拉疫情。

新冠疫情中彰显共产*人本色

年12月,武汉暴发新型冠状病*病(COVID-19),卢洪洲教授作为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委书记,立即牵头安排人员制定相关预案,组织成立应急医护人员梯队,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确保把*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强大动力。疫情在国内散点暴发时,卢洪洲教授无论工作多忙,只要时间允许,他都会参加上海市的专家大查房。通过与应急病房视频连线,及时掌握患者最新的病情变化,并针对危重患者会诊、讨论,为每一位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诊疗方案,真正实现“一人一策”。

由于是新型冠状病*,各地均无有效治疗方案。卢洪洲教授带领团队不断探索和创新诊疗方案。其团队在全球率先开展硫酸羟氯喹治疗COVID-19的研究。此外,他还创新性地使用恢复期血浆治疗重症COVID-19患者。研究表明,使用恢复期血浆治疗重症COVID-19患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基于临床实践及研究,卢洪洲教授作为共同通信作者发表《上海市冠状病*病综合救治专家共识》,这一共识方案有效降低了上海市COVID-19患者的重症率和病死率,也为国内乃至全球抗疫贡献了宝贵的经验。随着全球疫情肆虐,卢洪洲又通过网络视频向全球四十多个国家分享中国的抗疫经验和救治策略。他还积极与世界卫生组织保持紧密联系,受邀参与“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肺炎临床管理”指南的制定以及此后指南的多次更新。他牵头的新冠研究成果获得上海市科技成果一等奖;年12月15日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将年度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夏邦克-杜博赛奖”授予卢洪洲教授和陈赛娟院士跨界合作协同创新团队。

正如卢洪洲教授经常说的一句话:“既然选择成为医生,就必须心系百姓健康,忠诚卫生事业;既然志投传染病领域,就必须为健康中国筑起一道牢不可摧的公共卫生屏障!”当*和人民需要时,他会毫不犹豫地战斗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卢洪洲教授用他的实际行动展示了共产*员的担当。

卢洪洲教授简介

卢洪洲,男,年3月24日出生于安徽淮北市,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内科学博士、留美博士后;内科学博士生导师、护理学博士生导师、公共卫生管理博士生导师、公共卫生法律硕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站长。

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先后荣获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全国抗击“非典”先进个人、上海市优秀共产*员、上海领*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医学领*人才、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卫生系统“银蛇奖”等。

曾任与现任学术职务:世界卫生组织新发传染病临床诊治、培训、研究合作中心共同主任、世界卫生组织临床专家组专家、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及医疗机构感染防控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新冠病*病救治专家组与境外抗疫专家组后方支持团队成员、国家卫生健康委艾滋病、(禽)流感、出血热、*热病、寨卡病*病、新型冠状病*肺炎、感染病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成员、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医师协会传染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艾滋病合并结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临床医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传染病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兼艾滋病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兼艾滋病学组组长、上海市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突出贡献专家协会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艾滋病诊疗中心主任、上海市艾滋病治疗专家组组长、上海市(禽)流感、埃博拉、*热病、寨卡病*病临床专家组组长等。

欢迎加入我们

上海安徽经济文化促进会淮北分会于年12月20日正式成立,属于社会团体,是省的二级分会,受上海安徽经济促进会和淮北驻沪联络处管理。会员由在沪的淮北籍或曾在淮北学习工作过的各界人士组成,目前有多位会员(其中理事80位),会员中**干部、专家学者、企业家约各占三分之一。淮北分会的宗旨是服务会员,服务家乡,服务社会,加强上海与淮北两地联系,对接淮北工作等。促进会目前设有四个专委会,分别是卫生与健康专委会、法律专委会、文化专委会、经济专委会(筹)。

联系(

1
查看完整版本: 会员风采直面传染病的公共卫生战士卢洪洲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