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至年间,海*准将罗伯特·舒菲尔特(RobertShufeldt)率领美国“提康德罗加号”(Ticonderoga)前往非洲、中东和亚洲执行任务,试图进一步向美国开放这些地区的贸易。这次航行在提高人们对美国制造业的认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除了年与昂儒昂签订的一项未经批准的条约外,贸易协定的目的基本上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果。但是舒菲尔德为年与朝鲜签订的商业条约奠定了基础。
年,美国国务卿威廉·埃弗茨(WilliamEvarts)和海*部长理查德·w·汤普森(RichardW.Thompson)开始构思了整个贸易行程。美国经济在年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并因消费需求疲软而陷入萧条。Evarts和Thompson希望一个成功的贸易代表团能为美国制造业打开新的市场。Evarts和Thompson所描述的任务是访问“人迹罕至的非洲、亚洲、波斯群岛和邻近海域的港口,特别是目前没有美国商业代表的地方,以便鼓励和扩大美国的商业贸易。”为了完成这项任务,他们选择了海*上将罗伯特·威尔逊·舒菲尔德(RobertWilsonShufeldt,-)。
埃弗茨希望舒菲尔特能在亚非等国等到进展,并在他计划访问的地方安排新的条约。加州参议员亚伦萨金特(AaronSargent)也希望舒菲尔特能够改善与朝鲜的关系。年,美国海*陆战队曾入侵朝鲜,导致两国关系破裂。舒菲尔特还受命对西非国家利比里亚和英国殖民地塞拉利昂之间的边界争端进行仲裁。
提康德罗加号于年12月7日离开美国,于年1月15日抵达利比里亚。舒菲尔特成功地仲裁了与塞拉利昂的边界争端,苏加雷河以东的土地被判给了利比里亚。从利比里亚出发,舒菲尔德沿着非洲海岸向南航行,前往开普敦,途中作了多次停留,并建议在非洲海岸的主要港口设立领事馆。舒菲尔特还建议夺取西班牙控制的费尔南多波岛(现在赤道几内亚的比奥科岛),以确保获得棕榈油。舒菲尔特注意到欧洲殖民官员对他的使命怀有敌意,他对英法非洲联合司的所作所为表示普遍关切,认为这可能会干扰美国未来在非洲大陆的贸易。
绕过好望角,Shufeldt非洲的东海岸航行,停在马达加斯加,然后前往昂儒昂岛(也称为Johanna或Nzwane)也就是今天的科摩罗,他成功地通过谈判的和统治者,苏丹阿卜杜拉达成商业协议,年10月4日。阿卜杜拉担心英国和法国侵犯他的统治,希望把美国培养成一个可能的盟友。然而,该条约没有得到美国参议院的批准。
在访问昂儒昂岛之后,舒菲尔特向北航行并访问了波斯湾,他还注意到英国在那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舒菲尔特建议美国与波斯(现在的伊朗)建立关系,并于年在那里建立了美国公使馆。
舒菲尔德从波斯湾出发,航行到印度、新加坡、婆罗洲、菲律宾和香港,然后前往日本,他的目的是确保日本为他与朝鲜*府的谈判进行调解。自从年美国试图强行建立商业基地,但没有成功以来,朝鲜*府一直对美国的请求持敌对态度。然而,日本的调停最终未能让舒菲尔德在航行中取得成功。舒菲尔德离开日本前往中国,希望与中国总理大臣李鸿章谈判,以此获得与朝鲜的商业条约。李的*策是重申中国对朝鲜的宗主权,限制朝鲜的自治,因此当时不愿意安排这一项协议。舒菲尔德还希望李鸿章对美国协助中国海*重组感兴趣,但当时的清*府已经获得了法国的援助。最终,舒菲尔德不得不在没有任何外交协议的情况下离开东亚。
离开东亚后,舒菲尔德的航行之旅正式接近尾声。总的来说,舒菲尔德的航行成功地提高了美国在其他地区的存在感,但未能取得显著的具体成果。然而,这次航行确实为年5月22日签订的《朝鲜条约》奠定了必要的基础。